![]() |
第一本修改说明:
1.将所有“艺墅”替换为别的说法;
2. 对“吴地望族,多传奇”部分予以标题以及内容上的调整,扩展到中国文化上来;
3. 对品牌部分加以扩充(参考阳光100网站以及相关册子);
4. 部分标题修改;
5. 删掉建筑理念部分,移至第二册中
一本册
前扉
汀枫渡
创造有中国风格和传统特色的现代建筑
序言
建筑当代中国的年鉴
复兴传统居住美学,建造符合当下时代生活又不失传统的建筑,是我们在新的起点
在中国当代建筑之中,大规模建设和人民的实际性需要,成了呼唤现代主义建筑的巨大时代要求,因而在很多时候压抑了对中华民族优秀建筑传统的向往。随着中国文化的绚丽呈现,照搬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做法,也必将成为过去。正是基于对建筑美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们在有着源远流长的吴文化发祥地地——无锡,倾力打造汀枫渡中式别墅
我们希望,在汀枫渡别墅中,不但实现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建筑美学主张,更在于传承一种空间形式之美和和谐自然的文化传统。在与一定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同时,使一定社会人生内容尊严性地展现于时空,并成就无锡的建筑经典,成为中国风格建筑的品鉴所在
我们一贯很先锋,我们曾经很西方,我们着眼于当下,我们更引领时尚
,我们义不容辞承担起传承中国传统的责任,我们有责任有能力,借鉴吴地千年文脉,唤醒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传统
我们倾力亲为,不遗余力开启了自我的寻根之旅,只为续写那些千年流传的文化与脉络;我们虚心严谨,只为以自己世界级的眼光和原创造家,将中国传统住宅文化融入无锡这座富有活力又极具文化质感的城市
我们暂且放下一直以来的动感缤纷,用纯粹内敛的黑白徽替代了先锋时尚的绚丽色彩;我们秉承了贯有的专业,即便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石一瓦也饱含浓浓的“中国风、书香情、民族魂”;我们寄情于作品,用心于细处,只为呈现一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完美家园之境
第一篇章:(中国传统建筑居住观)
中国建筑的意念,是由建筑物内部往外观看的
——(英)帕瑞克·纽坚斯《世界建筑艺术史》
1、神的空间,人的尺度,这便是中国建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并没有刻意将建筑视为艺术。更多是将建筑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刻意”包含着违反自然的人为成分,在汉字里,“人”、“为”并在一起便是“伪”,为人所不取。建筑于是就在人工和自然中间,发展成为一种人神共存的面目
在同样的亭台楼榭、婉转溪流之中,时空的永恒意味,和生命的日升月落共存。神的空间,人的尺度,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从民间建筑发展出来的帝王宫殿,带着很浓厚的现实性。代表最高权力的主题宫殿固然巍峨壮丽,然而就算以最好的材料和最精巧的技术来建设皇帝寝室,并不见得会比一般寻常百姓的房间大很多
倘若不理解“传统中国建筑空间的尺度,是以人的现实需要来厘定”的话,我们大概会回对清代高宗皇帝(乾隆)精心经营的三希堂大惑不解了。皇室建筑可谓庞大、震撼,而民居,还是推崇“精”和“雅”
2、齐家,平天下
在中国文化谱系中,家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基石。一个兴旺大家族的标志,正是由那些院墙高耸,庭院开阔,回廊曲径的深宅大院所演绎,一座足以承载家族荣耀并可传承后世的家族大宅,是一个家族得以兴旺发达的根基所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重要的一环,体现了家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家谱、家训、家规、尊卑有礼、长有有序、父慈子孝的孝悌;读书习礼、光耀门楣等家族观念缺一不可。人文得以传承,传统得以相传,铸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观
我们蕴藏于建筑意象深处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家族的尊重,是对“四世同堂”浓浓亲情味的延伸,是其它诗篇和乐章所无法企及的基于空间的人文价值
我们为中国的新贵阶层提供可发扬家族荣耀的纯正中式别墅
3、合院,和天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宇宙观和宗法社会的伦理价值,成就了合院建筑的独特形式
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就传统建筑在审美观念、建筑材料使用、空间处理手法等方面异于世界其他国家,形成一整套独立完整、特色鲜明的建筑体系。合院式中原汉民族的住宅形态,它保存和延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构造技术和造型形式的基本性格,呈现着传统文化的整体宇宙观和价值观
合院的形式与中国“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的观点联系对应。中国作为天下的中心,“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尊君重民”等礼文化和谐观,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使自然与社会、心与物、超越于内在,被视为一个相互作用、连续的有机整体。合院是传统文化、生活、观念等内容的物化表现形式,这种物态文化的形式在传统文化中,得到了中华民族群体的共同认同和遵循,并对群体有着某种情感支配意义
4、合院,家天下
形式是内在含义的外延。形式的和谐,必须完全依赖于人类心灵有目的的反响
合院:几代人分而不离。关上门,在独立的空间自得其乐;打开门,则儿孙满堂,同享和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共叙现代东方生活的天伦之乐
合院:一个团圆的大家,让父母尽享幸福亲情生活;一个独立的小家庭,自己的生活依然精彩纷呈
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有用石板铺设地面的,也有用砖铺地的,还有用鹅卵石铺地的,不尽相同。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邻里之间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
第二篇章:(中国传统住宅文化观)
中国传统建筑,可谓异彩纷呈,从一棚一穴,到“九十九道门三十六天井”的深宅大院,从栏杆到土楼群,从门神春联到砖雕盆景,从祖灵中堂到图腾柱……中国民居从表象到内涵、从本体到外延,从单栋民居到组团聚落,都是独树一帜、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民居式物化了自然,而又人化了物
1、中国文化,书香门第
当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的传统,我们发现,书香门第,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早已源远流长
在过去,书香门第是读书人、文化人生活环境与生活阶层的象征,是凝聚文化和造就人才的摇篮,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者;在今天,书香门第更可以被理解成一个区域的特殊气质,如同我们常说的学区、“富人区”一样,不单纯从物质的多少来考量的,而代表了一种传统、一种气质、一种视野、一种氛围
而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更是人文的记载。几千年的人文积淀,早已凝结为中国建筑的那一脉传统,门第,本身就是大宅传世的寓意与徽记
2、自古江南多书香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千年而下,尽管社会飞速发展,但蕴涵于江南的人文传统,却丝毫不曾改变。江南自古繁华、吴地自古读书风气极盛,文化的繁盛孕育了深厚吴文化的同时,也拥有了当地引以为豪的人文景观:风流倜傥唐伯虎,一代鸿儒钱钟书,业界泰斗蒋南翔、周培源、王选、许智宏……
无锡自古多望族,梅里吴氏,可以说是最为古老的家族。20世纪初崛起的锡商望族杨氏兄弟和荣氏兄弟,大师和两院院士齐聚的钱式家族……“唯有读书高”的族训,崇文重道的风气,讲究仁爱、包容的胸怀成就了无锡望族百年不衰的传奇
可以说,以无锡为代表的江南书香门第文化,千年而来,已是中国文化中最普遍最深沉的部分
3、最美,还是那一脉书香
无论达官显贵,还是一介布衣,无不在自家宅院中寄托着“功能”与“情感”的双向文化意趣
古老的《宅经》中,把民居及其环境描述为一个人,“宅以形势微骨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衬带,若得如斯是俨雅,乃为上吉。”
一座开阖有度,气承自然天地的宅院,才可承载和续写这份传奇
4、在兰房竹影之中,我们薪火相传
我们试图还原和营造这样一个弥漫着中国儒雅书香文化的社区。让现代人找到物质财富以外的精神领地,让这里成为一个远近闻名、“藏国风,漫书香”的文化之地;让崇文重教的江南文化得以续延,让“博古通今家国天下、经伦史书茶伴书香”的中国传统书香文化源远流长;更让建筑还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录载体!
第三篇章:(中国传统住宅价值观)
至今为止,世界上真正实现过建筑设计标准化的只有中国传统建筑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