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
大
战
略
背
景
滨海战略
滨海新区的国家战略地位促成天津城市地位的历史性抬升,天津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承担着协调京津、整合环渤海、辐射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重要区域责任
京津冀一体化
京津、津石、津唐、津保城际铁路网络将促成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天津以其巨大的经济能量在京津冀城市群中扮演综合经济服务的角色,旅游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奥运后中国
旅游热潮
奥运后举办地旅游热一般持续3~4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当今世界旅游趋势和奥运会的中国文化盛宴,有望使这一效应延长至少2年,未来中国旅游将迎来较长的繁荣时期
(一)规划背景分析(二)天津市旅游现状分析——成就(二)天津市旅游现状分析——问题二、综合分析(一)区位分析
1、地理区位:环渤海区域中心、东北亚区域中心
2、交通区位:入京廊道、高铁汇集地、北方第一大港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庞大的商贸客流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市场基础
滨海新区的国家战略,确立其中国东部沿海发展第三极的地位
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特殊性:承东启西、贯通南北
3、经济区位:北方经济中心、中国经济第三极
4、旅游区位:立足京津,服务环渤海的综合旅游集散中心
服务于北京、滨海新区两大吸引核的综合旅游目的地
易于联合环渤海其他旅游板块,构建环渤海大旅游圈
(一)区位分析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全国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调查结果显示,天津的旅游资源分属8个主类、30个亚类、125个基本类型,主类拥有率为100%,亚类拥有率为97%,基本类型拥有率为81%,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较全的富集地
1、旅游资源分类评价
(二)旅游资源分析
天津市旅游资源现状统计表旅游资源分区评价
(二)旅游资源分析
2、主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基本思路:以自然与人文景观、地方特色相结合,以国内旅游、国际旅游、大众旅游为切入点,深度开发和建设各具特色的旅游区域与旅游项目,创新和拓展新的旅游市场与旅游商品,创建具有天津特色的,集观光、购物、度假、商务、会展以及文化与体育、娱乐、餐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业群体系,并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二)旅游资源分析
1、优势资源开路:依托近代文化、水体、海洋、都市休闲等强势旅游资源,构建核心旅游资源开发格局;
2、加速资源整合,打造若干旅游集聚区,迅速形成产业规模;
3、紧紧抓住现有的旅游品牌和创新的旅游品牌,以文化脉络为纽带实施品牌之间的多方位整合,全面带动大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14
入境旅游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入境客源前六位主要是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不包括港澳台
入境游客消费较高,仅次于北京,说明商贸游客所占比重大,市场比较成熟
1、入境市场分析
(三)旅游市场分析国内旅游市场同样保持稳步增长;
游客人均消费较高,达到1121元,次于北京、上海、杭州,对比于天津的消费水平,说明商务游客比重较大,纯旅游消费较低;
2、国内市场分析
(三)旅游市场分析(三)旅游市场分析
3、入境市场定位4、国内市场定位
(三)旅游市场分析三、目标、定位、战略(一)目标
通过重点项目开发、品牌产品打造、旅游产业的培育,快速树立并推广“魅力滨海、活力天津”的天津旅游形象,建成浓缩近代文化、凝聚现代文明,最具北方特色的环渤海旅游休闲中心,天津建设成为中国旅游强市、国际休闲旅游名港和世界旅游名城目的地
1、总体目标作为21世纪中国最具潜力的发展城市,天津旅游的发展要由“资源主导、遍地开花”的旅游现状走向“目标驱动、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即从传统的通过旅游资源的梳理来决定旅游发展格局的资源主导型,转变为以未来21世纪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以京津一体化、环渤海地区大协作的战略高度来全面审视未来天津旅游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天津旅游发展目标。并以此为驱动,确立天津旅游的发展格局
2、发展模式
(一)目标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