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大幅增加,传统能源已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
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在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近年来,新能源产业中出现的投资热潮,在为其注入发展活力的同时也伴随着
低水平扩张及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使得资金投入与收益难以匹配,投资效用亟需提高。
新能源上市公司在产业总体中起着引领与带动作用,其投资效率尤为值得外部投资者及
内部管理当局的关注。
本文在对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以及投资效率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规模、方式、
获取渠道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的投资现状。结合上述研究与产业特
点,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从静态和动态双维度视角出发,运用
SE-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我国53家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投资
效率进行测度,分析投资效率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然后从公司治理、投融资状况、研发
三个角度出发,运用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初步分析得出影响新能源上市公司
投资效率的15个因素。之后运用Eviews8.0软件针对这些因素进行了Tobit计量模型
的构建,在对模型进行多次修正后,最终得出对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产生重要
影响的9个因素,并结合产业特征解释了各因素的影响机制。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
了可行建议。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1)现阶段48%的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存在着非DEA有效投资,
未实现投资的优化配置。在非DEA有效投资的上市公司中,营运资金、固定资产、无形
资产的投资冗余度高。动态变化过程中,多数上市公司投资的技术效率指数在全要素生
产率变化中未发挥关键作用。(2)独立董事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研发
强度等8个因素对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而现金持有量会产生负
向影响。同时,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指出投资冗余的改进方向并从公司治理、投融资状
况以及研发角度,对新能源上市公司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