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正略钧策浙商银行五年战略规划咨询项目
第一阶段管理诊断和内部资源能力分析报告 正略钧策 2015-12-29 重要声明 本报告是基于正略钧策(原称新华信)项目组对浙商银行的内部访谈、管理问卷调查、对现有内部资料的审阅,以及对政府有关政策、规划的研究、外部行业资料的分析而提出的对浙商银行的管理诊断和内外部环境分析初步结论。
这些初步结论是正略钧策进行后续工作的分析起点。在继续工作的过程中,正略钧策随着对客户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会不断修正这些初步的思路,并逐渐形成切实可行的适合浙商银行的解决方案。
此外,我们对浙商银行行领导、各级员工、特别是以董舟峰主任、杨立新董秘为代表的客户方项目组成员对我们工作的支持、配合以及在生活上的照顾表示深深的谢意。
本报告旨在分析问题,不针对任何部门和个人。
除非特别说明,货币单位均为人民币。
2015-12-29 项目进展之初,正略钧策项目组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内外部访谈,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数据来源:访谈纪录 项目前期访谈人数统计 2015-12-29 同时,正略钧策项目组对浙商银行的核心员工进行了管理问卷调查 数据来源:问卷调查回收统计 管理问卷调查回收状况统计 2015-12-29 此外,在诊断和内外部分析过程中,我们还收集和查阅了大量资料,为准确把握问题奠定了基础 2015-12-29 初步结论 只要浙商银行能够构建一个共赢的利益平台,建立共同认同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和战略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专业水平,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浙商银行就一定会有一个辉煌的未来 2015-12-29 十大主要观点 以期权激励为核心,打造共赢的利益平台,同时引入以经济利润为核心指标的股东对经营层考核体系,将体制优势发挥到极致基本客户定位于符合浙商价值观的成长型企业,目标是成为中国最优秀的精品银行,做“最好的”,以第一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建行初期,以服务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为竞争切入点,在浙江这块肥沃的银行经营土壤上积聚实力,建立配称性的系统竞争优势,并与我们服务的企业共同成长建立系统性能力服务于现阶段的目标客户——民营小企业,建立配称性的风险控制体系在资产证券化领域进行探索,解决中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的流动性问题2015-12-29 十大主要观点(续) 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出发点,通过金融创新和优质服务赢得客户,扩大市场影响以超前的理念规划IT系统,发挥后发优势,以合理的投入来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共同的利益平台上,以美好的愿景和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专业水平,永葆基业常青不能偏废个人业务,客户应定位于富裕阶层、白领人士和大学生,做精品银行,克服网点少的不利条件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发展速度,扩大规模,并在满足资本充足率的前提下积极吸引民营资本入股,扩大股本2015-12-29 目录 浙商银行的现状陈述——本项目的出发前提
浙商银行战略规划制定相关重点议题的管理诊断
浙商银行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结合外部分析得出的重要结论
2015-12-29 浙商银行诞生在浙江这块肥沃的银行经营土壤,基本发展条件非常优越 注:1、生产总值、人均GDP、人均收入三项为2004年数据,来源于《浙江统计年鉴》
2、当地金融机构存贷款数量来源于正略钧策数据库 浙江的各主要地区经济发展处于国内最高水平,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左右的水平,为浙商银行的成长提供了强劲的家乡经济后盾 2015-12-29 浙江经济形态和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区域的社会信用环境相对国内其他地区更为优良,保障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信用环境优越宽松 各式企业民营化后,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增强
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增强
政府职能转变彻底,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信用配套措施日趋完善 企业存在守信动机 信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资源禀赋
信用体系、融资担保体系完善;
企业经历重复博弈以后,认为只有彼此守信,才能获得收益最大化
2015-12-29 浙商银行股权结构分散,且以民营资本为主,地方政府开明,基本不干预银行的内部经营,拥有巨大的体制优势 浙商银行股权结构 数据来源:浙商银行2004年报 说明
浙商银行的两家国有企业股东——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加起来的股权占比不超过15%,其他股东均为浙江的民营企业。浙江省地方政府非常开明,基本不干预浙商银行的经营,再加上整个股权结构的安排比较分散、均衡,因而,浙商银行拥有非常优良的公司治理结构,体制优势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