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员工导师制度
管理办法(试行)
总经办
2014-5-22
[本管理办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制定导师制度的目的、范围、职责、流程、考核与奖励]
目录
1. 目的 2
2. 适用范围 2
3. 导师的任职资格要求 2
4. 组织管理与工作职责 3
4.1 综合管理部的职责 3
4.2 导师的职责 3
4.3 新员工的职责 3
4.4 部门经理/主管的职责 4
4.5 总经理的职责 4
5. 新员工导师制度的工作流程 4
5.1 新员工导师制度的基本工作流程 4
5.2 新员工导师制度的具体工作流程 4
5.3 新员工导师制度流程图 6
6. 导师制度的考核与应用 7
7. 导师的激励 7
8. 生效日期 8
附表1 - 导师申请表 9
附表2 - 导师与新员工职责表 10
附表3 - 新员工指导计划表 11
附表4 - 新员工指导期总结表 12
附表5 – 导师考核评价表 13
附表6 – 公司导师库 14
附表7 – 指导关系表 15
附表8 – 2014年度导师奖励细则 16
目的
建立规范和系统的新员工导师制度,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公司各部门新员工对岗位胜任能力的提升,让新员工能快速融入到工作和团队中,更快的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工作环境,提高新员工的稳定性;
增强公司核心骨干员工作为导师的荣誉感,提高导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为培养公司未来的管理团队储备人才;
配合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实现员工与公司的共同发展;
作为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使公司形成一种互相学习、乐于分享的学习气氛。
适用范围
新员工:公司各部门新入职且在试用期的员工;
导师:申请导师且被公司批准归档的公司正式员工;
指导期:新员工入职到试用期结束。
导师的任职资格要求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公司正式员工,有资格担任导师:
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严格遵守公司各项制度,能自觉体现在日常工作和言行中;
公司各级部门负责人、基层主管和部门技术业务骨干人员,有能力对培养对象进行技术和业务方面的指导;
有能力对新员工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
为人正直公正,有能力对培养对象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能利用各种激励方法,引导培养对象进步;
为人热情、乐于助人、乐于分享。
组织管理与工作职责
综合管理部的职责
作为公司导师制度的负责部门,负责导师制度的统一接口管理;
负责导师管理工作,包括导师的选定、审核、归档管理,定期对公司的导师库进行更新;
负责对导师进行不定期的培训;
督促导师和新员工按规定完成工作报表的提交,并整理归档;
对导师和新员工的指导结果进行考核并归档保存;
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对导师制度进行完善,推动新员工导师制度进一步深化;
负责年底的导师评选工作,以及年度导师奖励计划的制定。
导师的职责
以身作则对新员工进行公司企业文化的引导,使新员工尽快融入公司;
帮助新员工掌握其岗位需要的技术和业务技能;
及时发现并解决新员工出现的心理问题;
因材施教,根据指导对象制定合适的指导计划;
按时提交考核、评估新员工工作表现及能力报告;
定期与指导对象互动;
积极关注新员工提出的关于改进工作的意见;
帮助新员工克服职业适应期遇到的各种问题。
新员工的职责
了解公司的组织结构、业务范围和发展战略,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认同并融入公司文化中,自觉实践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念;
认真学习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
虚心接受导师指导与管理,主动与导师沟通,汇报工作进展及学习心得,多向导师及老员工请教,尽快熟悉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