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专题论文 > 其他论文 > MBA硕士论文_制度距离对我国OFDI的影响分析(61页)

MBA硕士论文_制度距离对我国OFDI的影响分析(61页)

资料大小:463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9/7(发布于福建)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摘要

摘要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国在“走出去”战略引导下,

2002年之后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

资额流量从2003年28.5亿美元到2013年的878亿美元,发生了质的飞跃。

2012年,在世界总体投资环境恶化情况下,中国OFDI的发展逆势上扬,并

首次成为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正是由于中国OFDI近十年的良好表现,

逐渐使其成为了关注焦点。因此本文结合大量文献的阅读和思考,顺应目前

讨论热点,把研究对象定位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并以研究较少的制度作为

切入点,即从制度的角度研究各因素对中国OFDI的影响情况。通过在传统

的客观影响因素中加入主观的制度因素,从而更为准确的呈现各影响因素在

中国OFDI行为和发展中的贡献度。基于该研究,为使中国的资金得到充分

利用,并发挥出最大化效益而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以期中国在今后的对外

直接投资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具体到文章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制度质量及距离对中国0FDI的影响情况。

着重关注两个方面:对流量和存量的影响情况、对区域选择的影响情况。首

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并归纳对外投资理论并落脚到本文研究的具有中

国特色的对外投资理论。在此基础上,梳理制度经济学以及制度概念引入到

对外投资研究中的过渡,最终总结出中外关于制度以及制度距离对于0FDI影

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效果。再者,通过分析中国2003年-2012年的对外

直接投资状况,得出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特征。通过比对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的理论特征之后,提出相应的待研究和待解释的问题,为下一步实

证研究打好基础。最后,基于前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和现状分析,本

文提出了相应的假设,釆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00个国家的10年的0FDI

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除开釆用经典的客观影响变量之外,主要加入了代

表制度质量的权威性统计指标和权重公式换算得来的制度距离解释变量,从

狭义的制度质量和制度距离角度观察其对影响OFDI的存量以及区域选择的情

况。本文的实证和建议部分主要采用计量模型研究和SPSS统计研究。第一个

层次是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主要验证传统的影响因素模型

中加入新的主观制度因素之后,各个变量的影响效果会与前人的研究有什么

异同点;第二个层次,还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在最后建议部分给出九方格的

筛选分析框架,使建议更加具体可操作。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其中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等内

容。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主要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主流的对外直接投资

理论成果总结;另一条主线是制度距离作为oroi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第三

部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实证分析,

包括理论假设,基于前人研究结论和前文现状问题的分析结果,提出本文中

需要验证的三个假设;样本、变量和数据的选取等具体事项说明;模型建立

和结论分析。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经典的客观影响变量在OFDI

的影响中仍然发挥着作用,但有些变量变得不显著;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越好,

中国的投资意愿越强,投资量越大;我国与东道国的制度距离越大,中国的

投资可能性越小;具体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些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差

异。第五部分:政策建议,通过模型的结论分析和解释,建议中国的对外直

接投资在国家层面上要有一些导向性的政策支持和咨询服务,并且坚持走分

层化规划管理模式,充分挖掘我国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投资优势和

特征,因地制宜的投资和发展。

关键词:制度质量制度距离对外直接投资传统投资动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