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1 浙江科都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0KD.602.0602 工艺规程草案编写方法 代替0KD.602.030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规程编制过程中使用的符号、术语以及编号方法、格式。并对QC做出重新定义。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所引用的标准被修订时,使用 本标准的人员应考虑使用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JB/T9165.2—1998工艺规程格式 SJ/T10375—1993工艺文件格式的填写 JB/T9165.3—1998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 JB/T9166—1998工艺文件编号方法 JB/T9169.5—1998工艺规程设计 SJ/T10532.5—94工艺规程设计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3.术语和定义 3.1工艺流程卡(工艺路线卡) 它规定了整个生产过程中,产品(或零件)所要经过的车间,工序等总的加工路线及所有使用的设备 和工艺装备。工艺流程图不需要绘制工艺简图。在小批量生产且工艺过程不复杂时,可作为工艺卡片的汇 总文件。如机加工工艺流程图,装配工艺流程图等。 3.2装配工艺流程图 是规定了零件(或部件)组装成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中的固定工序,并明确了质量控制点,流程图由 简图、工序名称、零部件名称组成。 3.3工艺卡 是针对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加工路线工艺。它规定了零件在这一阶段的各道工序,以及使用的设 备、工装和加工规范。如:注塑工艺卡,电镀工艺卡等。 3.4工序卡 是规定某一工序内具体加工要求的文件。除工艺守则已做出规定的之外,一切与工序有关的工艺内容 都集中在工序卡片上。如机加工工序卡、装配工序卡、操作指导书等。 3.5工艺附图、装配系统图 是在某一步工艺格式内容无法满足要求时,而增加的简图。 3.6检验卡 这是根据产品标准、图样、技术要求和工艺规范对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质量特性、检测内容、要求、检 验手段、抽样方案做出规定的工艺文件,主要用于在IQC(进货检验)、FQC(关键工序)、IPQC(过程检 验)、OQC(出货检验)、QA(品质稽核)方面的检查。 4.格式及填写要求 4.1工艺规程卡片格式0KD.602.0602 4.1.1工艺流程图格式(格式1)采用A3幅面 4.1.2工序卡目录格式(格式2)采用A4幅面 4.1.3装配工序卡格式(格式3)采用A3幅面 4.1.4检验卡目录格式(格式4)采用A4幅面 4.1.5IQC检验卡格式(格式5)采用A3幅面 4.1.6FQC检验卡格式(格式6)采用A3幅面 4.1.7IPQC检验卡格式(格式7)采用A4幅面 4.1.8OQC/QA检验卡格式(格式8)采用A3幅面 4.2基本填写要求 4.2.1填写内容应简要明确,通俗易懂。 4.2.2文字要正确,应采用简化字体,排列整齐。 4.2.3各格式中所用的术语、符号和计量单位等,应按有关标准填写。 4.2.4未规定续页格式的可根据需要多页编写或采用工艺说明等格式。 4.3文件编号(卡片图号)填写要求如下所示: KD—XXX—XXXX—XX 页数顺序(工艺流程中的序号) 工艺特征号(前2位数工艺类别,后2位数工艺方法,见表1~2) 产品型号 科都(拼音缩写) 注:1.原编号OKD.602.0301中规定的“GY”取消; 表1工艺类别代号 工艺文件类型代号工艺文件类型名称工艺文件类型代号工艺文件类型名称 01 02 0920 21 22 23 24 25 26 29 30 31 32 33 40 41 42 43 44 工艺文件目录 工艺方案 工艺路线表 车间分工明细表 工艺规程 工艺过程卡片 工艺卡片 工序卡片 计算---调整卡片 检验卡片 IPQC检验卡片 工艺守则 工序质量管理文件 工序质量分析表 操作指导卡片(作业指导书) 控制图 ()零件明细表 工艺关键件明细表 外协件明细表 外制件明细表 配作件明细表 49 50 51 52 60 61 62 63 64 69 90 91 92 93 96 97 配套件明细表 消耗定额表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工艺装备明细表 专用工艺装备明细表 外购工具明细表 厂标准(通用)工具明细表 组合夹具明细表 工位器具明细表 其他 工艺装备设计任务书 专用工艺装备使用说明书 工艺装备任务书 工艺试验报告 工艺总结0KD.602.0602 表2工艺方法代号 工艺方法代号工艺方法名称工艺方法代号工艺方法名称 00 0111131820 21 22 23 24 26 27 28 30 31 32 36 37 38 40 41 42 43 44 45 过程巡检 下料 铸造 砂型铸造 压力铸造 熔模铸造 金属模铸造 木模铸造 砂、泥芯制造 锻压 锻造 热冲压 冷冲压 旋压成形 粉末冶金 塑料零件注射 塑料零件压制 焊接 电弧焊与电渣焊 电阻焊 摩擦焊 气焊与气割 钎焊 机械加工 单轴自动车床加工 多轴自动车床加工 齿轮机床加工 自动线加工 数控机床加工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60 61 62 65 69 70 71 72 73 74 76 78 79 90 91 92 95 97 光学加工 典型加工 成组加工 电加工 电火花加工 电解加工 线切割加工 激光加工 超声波加工 电子束加工 离子束加工 热处理 感应热处理 高频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 工具热处理 表面处理 电镀 金属喷镀 磷化 发蓝 喷丸强化 油漆 清洗 冷作、装配、包装 冷作 装配 电气安装 包装 4.4格式栏内填写要求 4.4.1“反应计划”为避免不合格品继续进入下工序,在该工序出现问题时告诉操作者如何处理。如隔离、 返修、返工或是通知质管员、技术主管及其以上的人员。 4.4.2“版号”第一次为1.0版,当文件修改后全新出图或重新编制文件时,则为2.0版,以此类推。 4.4.3“工装设备”栏填写各工序(或工步)所用的模、夹、辅具、量具。 其中属专用的,按专用工艺装备的编号(名称)填写;属标准的,填写名称、规格和精度,有编号的也可填写编号。 4.4.4“抽样方案”栏内,根据产品的质量特性和检测手段,分别按GB/T2828.1—2003的标准填写检验 水平、接收质量限以及抽样计划。(具体检验方案设定原则详见第6节) 注:1.编制抽样方案时在考虑检验成本的同时又必须达到质量控制和概率把关的作用。 2.OQC/QA检验卡的检验要求相同时,OQC的方案应比QA的方案要严格些。 4.4.5“工时定额”依据车间操作的制作实效而定。 4.5工艺简图的要求 4.5.1工艺简图是对工艺过程中工序内容的补充说明.0KD.602.0602 4.5.2工艺简图应根据需要选绘各种示意性视图,在不影响识别的情况下,允许不按比例绘制。 4.5.3工艺简图中的加工面用粗实线表示,非(待)加工面用细实线表示。 4.5.4工艺简图应标明工艺过程中所需的尺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测量基准等。 4.5.5电气简图及其它管理图、表按有关标准规定绘制。 4.6工艺流程图(格式1)的填写要求(见表3) 表3 空格号填写内容 (1) (2) (3) (4) (5)~(9) 填写产品的型号(居中) 填写产品的名称(居中) 填写流程中所用的卡片数量并将表用符号作说明(左对齐) 按要求将生产、装配的工序依照顺序用三维图和文字表述(各图示应排列整齐) 责任者依照顺序签署姓名和日期 4.7工序卡目录(格式2)的填写要求(见表4) 表4 空格号填写内容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6) 同表3中的(1)(2) 填写版本次数,即因流程变化而从新编制文件时,版本号就升一级(用1.0、2.0…..)(居中) 分别用阿拉伯数字填写每张卡片的页数和顺序,若仅有一张时,则不填写。 依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将卡片图号填入(左对齐) 填写对应卡片部件或工序名称(左对齐) 带表用符号一起将工序或检验顺序号填入,(居中,相同的符号纵向对齐) 填写借用的型号(左对齐) 填写借用的工序号(居中) 填写卡片的页数(居中) 填写卡片的总页数(居中) 同表3中的(5)~(9) 4.8装配工序卡(格式3)的填写要求(见表5) 表5-A 空格号填写内容 (1)、(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 (15)、(16) 同表3中的(1)(2) 按本标准中4.3的要求进行编号(居中) 技术要求的内容在操作出现异常时,操作工采取的方法或将信息反馈给主管(左对齐) 填写版本次数,即因流程变化而从新编制文件时,版本号就升一级(用1.0、2.0…..)(居中) 分别用阿拉伯数字填写每张卡片的页数和顺序,若仅有一张时,则不填写。 带表用符号填写工序的顺序号(居中) 填写本工序将装配的部件名称(居中) 填写工序的名称(与上一行(产品名称)从左起的第一个字对齐) 填写使用有参数化或需预备要求的工、夹具调试,又或是特殊工作准备事项等(左对齐) 填写要使用的设备名称及其型号或编号(居中) 用阿拉伯数字依顺序填写工步号(居中) 当某一工步分多个步骤时,则用小写字母的顺序表示并详细说明工步的每个细节以及要求 和需注意的事项等(左对齐(前空两格)) 检验是否满足技术要求的手段,应与技术要求的内容最后一行平行(居中)0KD.602.0602 表5-B 空格号填写内容 (17) (18) (19) (20) (21)~(25) 填写装配过程中需用到的辅助材料(居中) 填写需使用的工装、夹具等名称或其型号与规格,应尽量与工步的内容对应(居中) 填入车间给出的工时定额(居中) 用三维简图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