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更改二阶程序文件编号:由YX-QP-XXX改为YX-QP-XX
2.优化职责、权限。
3.增加定义内容。
4.修订5.1-5.9内容。
5.文件格式变更,由Excel格式改为Word.
2013.04.18
目的:
1.1为使公司的产品状态得到控制,品质得到保证,从而满足顾客的要求。
范围:
2.1适用于公司的原材料、配件、包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
职责:
3.1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机台的标识,物料生产、转序中产品的标识,当产品有追溯要求的时候,可以追溯产品的过程或去向。
3.2品质部:监督进料/制程/入库等产品标识,标识应明确产品的唯一性状态,以便追溯。检验过程中使用的量具状态应标识清楚;不良品粘贴红色不良标签。
3.3仓库:仓库区域由仓库负责执行,譬如客户提供的物料、设备、工具的入账、保管、标识和防护;监督供应商来料标识及生产入库产品状态标识。
定义:
4.1可追溯性
4.1.1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能力。可追溯性可涉及到:
――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
――加工的历史;
――产品交付后的发送和所处位置。
4.1.2检测状态标识
检测状态一般有允收(合格)、拒收(不合格)、待处理、特采(让步接收)。
内容:
5.1进料标识
5.1.1来料标识由仓库负责确认,并负责将产品放置于待检验区域,通知IQC检验。
5.1.2品质部IQC进行检验,并做进料检验报告,将检验结果(合格、不合格、特采、退货)交于仓库,不良品贴上红色标签,退货品放置于退货区域。
5.1.3客供物料由仓库进行接收并进行状态标识,放置在客供物料专用区域。
5.1.4仓库的标识应做到帐、物、卡一致。
5.2制程中产品的标识和追溯
5.2.1生产过程中、待检验产品,由生产部进行标识,标识应具有可追溯性;有“工艺流程卡”的产品,各工序操作者均应签名,由QC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序。
5.2.2产品在制造的过程当中发现不良,由IPQC负责贴上红色标签并开出报告。
5.3成品的标识
5.3.1成品标识由包装人员执行,必须清楚填写产品品名﹑数量﹑包装日期﹑包装员等;客户有环保要求的,按客户要求贴环保标识。
5.3.2成品合格,由FQC盖合格印章;成品检验中发现不良,由FQC负责贴上红色标签并开出报告。
5.4样品的标识由样品人员负责执行。
5.5标识卡应放于醒目的位置,易于识别。不同种类的产品应保持一定的间隔,防止混放。
5.6各部门自觉保护好产品的标识;当标识不清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确认并补充其标识。
5.7量具的标识由测量室人员负责,统一对检测量仪器进行标识,记录。
5.8客供物料标识
5.8.1客供物料,若原包装上标识清楚、明了,可使用其原包装上的标识作为本公司的物料标识。
5.8.2客供物料由仓库放置在专用区域进行管理。
5.9当产品有追溯性要求时,可从下列方式入手:
5.9.1订单号、生产批次号。
5.9.2产品标签。
5.9.3生产工单、领料单、产品检验记录/检验报告。
5.9.4生产日报表及相关生产记录。
5.9.5K3系统。
5.9.6其它可追溯方式。
相关文件:
ISO9001:2008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表单:无
流程图: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