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管理顾问 > 咨询诊断 > 新华信咨询渝安创新科技(汽车发动机、减震器) 全面管理诊断报告PPT(218页)

新华信咨询渝安创新科技(汽车发动机、减震器) 全面管理诊断报告PPT(218页)

资料大小:8038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7/10(发布于北京)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新华信咨询渝安创新科技(汽车发动机、减震器) 全面管理诊断报告 说 明 本报告系项目第一期诊断报告,所有结论非最终结论; 本报告旨在提高渝安集团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针对任何个人。 2、管控模式问题诊断及初步解决方案 4、人力资源问题诊断及初步解决方案 5、企业文化问题诊断及初步解决方案 3、企业运营问题诊断及初步解决方案 1、企业战略问题诊断及初步解决方案 三、渝安集团全面诊断项目报告 二、渝安集团全面诊断结论综述 四、渝安集团组织架构诊断和顶层设计初步方案 一、渝安集团全面诊断项目回顾 目录 第一阶段的总体安排 周2468 项目组进驻 第一轮访谈 问卷调查 关于访谈和问卷的总结汇报 按事业部和功能进行第二轮深度访谈 诊断总结/管理诊断报告 项目启动会 第一次汇报 诊断总结汇报 集团顶层组织机构设置 8.9/ 8.11启动 经过前期详细的资料收集、反复的内外部访谈、发放调查问卷以及现场调研、参加办公会议等多种手段对渝安集团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重点 工 作 资料收集 从内部重点收集公司的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财务报告、各项规章制度等 内部访谈 针对公司战略、组织运营系统、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 外部调查 对渝安集团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基层重要岗位骨干人员分别访谈,了解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公司所在行业、特定市场进行分析研究,初步了解行业特点、主要区域市场及其管理状况 现场调研 项目组人员参观了公司减震、摩托生产基地和组装生产线并进行现场调研,了解了生产流程 为全面了解公司信息,安排了两轮访谈。第一论访谈共涉及44个部门121人次, 访谈对象为公司领导、一级部门正职、事业部二级部门副职和重要岗位骨干员工,访谈时间2小时/人 同时配合使用问卷调查方式,形成《管理诊断问卷分析报告》(另见) 抽样结构 抽样考虑到的原则与因素有3个: 1、兼顾各部门、各层级、各年龄及工龄段的员工,以在公司工作2-5年为主体 2、关注新感觉事业部和摩托车事业部,生产岗位课长以上岗位、样本中中专以上学历为抽取重点 3、管理人员和非管理人员比例为43:57 为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和普遍性,确定大取样比例为5%(5-20人的部门发放2份),本次项目涉及的主要部门(新感觉事业部和减震器事业部)抽样比例为10%。各部门发放数量如下表所示: 管理诊断调查问卷设计从战略、组织结构设计、管理队伍素质、员工薪酬与激励、企业运营、企业文化等六个纬度共90道题目进行了无记名调查 分管理人员、非管理人员、技术研发、市场营销、职能、生产进行了额分类设计和统计,保证了信息反馈的准确度和细化度 第二轮访谈对技术研发、配套、财务、成本等模块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对摩托车全国33个经销商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销售数据填报,以发现问题、澄清问题、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 诊断过程中,咨询项目组收集和查阅了大量相关文件和资料,为全面准确地把握问题奠定了基础 15份 渝安集团宣传材料1份 渝安集团近五年发展讨论会材料1份 审计部管理建议书7份 2004年集团办公室会议纪要1套 渝安集团绩效考核文件1套 渝安集团管理制度1套 渝安集团组织机构图与岗位说明书13份 2003年渝安集团各事业部、职能部门年度工作总结数量 资料分类 序号 1套 渝安集团各部门工作流程一套 中国汽车、摩托车行业2003年年度报告中国汽车、摩托车行业2004年一季度市场发展报告渝安集团近2年经济指标一套 一份 同时,项目组还根据访谈了解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到集团各个业务单元进行了现场调查,核实问题及相关依据 2、管控模式问题诊断及初步解决方案 4、人力资源问题诊断及初步解决方案 5、企业文化问题诊断及初步解决方案 3、企业运营问题诊断及初步解决方案 1、企业战略问题诊断及初步解决方案 三、渝安集团全面诊断项目报告 二、渝安集团全面诊断结论综述 四、渝安集团组织架构诊断和顶层设计初步方案 一、渝安集团全面诊断项目回顾 目录 在渝安集团的8周时间里,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公司超常规发展的氛围。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公司积极寻求改革,加强管理规范化建设,探索企业现代化管理发展之路 关注现代激励措施 积极寻求产业拓展 强化生产现场管理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成立集团公司,实行集团化运作 建立和加强审计监督机制 事业部内部实行模拟市场内部结算制度 与下属实体签定目标任务责任书 严格考核,导入中高层绩效考核 实行年薪制,调动骨干员工积极性 品牌合作进入摩托车产业 合资成立了东风汽车公司 积极推动汽减项目 大力开发发动机项目 通过ISO质量贯标,严格质量考核 实行“零库存生产”和“日清日结”生产管理 强化物流管理,建立ERP物流系统管理 在近8年时间里,公司从配套厂逐步发展成为主机厂,整合上下游资源,逐步形成了减震器、摩托车、微车、发动机四大产业定位,经营业绩上取得快速增长,成为重庆板块第二集团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