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管理顾问 > 咨询诊断 > 博思智联河南开祥天城置业股份公司管理诊断报告PPT(53页)

博思智联河南开祥天城置业股份公司管理诊断报告PPT(53页)

资料大小:910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7/10(发布于上海)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博思智联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2015年7月10日 河南开祥天城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诊断报告 本文件仅供客户内部使用。未经博思智联书面许可,其它任何机构不得擅自传阅、引用或复制。目录1.1 项目目标 项目总体目标—— 在即将上市后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持续改善的自我学习和发展机制,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的管理提升,保障企业运营优异。1.2 进程回顾1.3 访谈、调研统计 访谈统计:访谈人员涉及主管及以上的全部员工及部分员工代表,共计访谈人数45人。 调研统计:管理现状调研问卷共计回收44份,工作分析调查问卷共计回收60份。目录 项目目标及进程回顾 管理现状综述 重要问题分析 对重要管理问题的理解 下阶段工作计划开祥天城从一个小型房地产公司,目前已跻身于郑州房地产行业综合实力前十强。但是,业务发展的跳跃性导致公司发展的不连续性由于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人员也急剧扩充 但是,具有大型项目开发经验的人员缺乏“天下城”市场定位锁定为高端客户,价格在郑州住宅项目中位于前三名 市场定位的变化,以及对高端市场这一特殊细分市场需求的把握,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开祥天城进行股权改造,为上市筹资作准备 注册资本:6469.99万 战略调整的根源: 随着国家房地产政策的明确,未来几年房地产公司面临着洗牌,品牌、资本实力成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增资扩股以后,公司股东增至5个,不仅优化了资本结构,而且为公司将来上市打下基础。 1993年郑州天城成立 2001年9月改造为股份制公司三分之一的开发企业认为体制和人才是目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开祥天城同样面临着管理机制和人才的问题 1、多年的房地产开发经验为企业运行大项目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台阶的跨越度太大,人才结构和素质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应对变化,开祥天城建立了一系列的内部保障机制,但是制度的执行缺乏强有力的推动 3、企业提倡建立学习型组织,但是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持续改善、学习机制目录 项目目标及进程回顾 管理现状综述 重要问题分析 对重要管理问题的理解 下阶段工作计划3.1 对管理现状的认识通过管理访谈、调查问卷、管理制度等方面获得 调研工具 管理访谈 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问卷维度 总体满意度 管理效能 薪酬状况 工作条件、培训与职业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 调查对象结构 3.1 对管理现状的认识通过管理访谈、调查问卷、管理制度等方面获得3.2 调研显示,开祥天城的满意度指数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在本次调查中,博思智联工作小组为开祥天城公司引入满意度指数的概念,作为开祥天城满意度测试各项维度比较的基准。满意度指数的上限为5,下限为0。 依据公司所提供的所有调查数据进行测算,所得结果为:开祥天城满意度指数为:(3.67) 。 开祥天城指数高于博思智联满意度指数数据库中,房地产行业的平均指数(3.11) 调查结果显示,开祥天城公司员工对公司的管理及领导的满意程度相当高。 3.3 开祥天城的总体满意度水平较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很高 总体满意度 总体满意度反映的是员工对企业现状的综合满意程度,员工目前对开祥天城公司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处于中等水平(3.79) 对自己的工作的总体满意度略高一些(3.81) 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水平相当高(平均满意度为4.42分) ,具体表现为员工关心公司的社会形象,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有信心,愿意长期为公司服务。 数据显示,公司对员工的凝聚力很强,员工的流动率较低。 在员工对公司的综合满意程度中,多数员工选择比较满意和十分满意,但工程部门和总工室有超过40%的员工选择一般,满意程度相对较低。 3.3 有超过一半的员工表示一年内不会离开3.3 大部分员工认为公司有很好的工作氛围3.4 员工反映公司在职责界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管理效能——职责界定 在管理效能的维度中,员工反映公司在职责界定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整体的满意度不高(3.39)。 员工意见多表现在部门间的职责不明确,存在相互扯皮、推诿现象(3.17); 21 3.4 员工反映公司在职责划分上存在不合理 22 3.4 在职责履行和决策效率上存在不足 23 3.4 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流程运作方面需要改善 24 3.5 员工希望通过绩效管理体现工作好坏,但对于现行绩效管理体系认同度不高 管理效能——绩效管理 开祥天城的员工对绩效管理本身的认同度相当高(4.30),表现出本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较高,希望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 同时,员工对公司现行的绩效管理的认同度不高(3.38),主要表现在直接上级对其进行考核的沟通不力。且员工认为,现行的绩效管理体系很难对个人的成长和提高起到促进的作用。 公司对整体的目标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计划管理制订状况较好,得到员工的认同(3.71) 同时,员工对直接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时与员工的沟通工作表示有所欠缺。(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