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管理工具 > 管理制度 > 西安国仪测控设备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制度)DOC

西安国仪测控设备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制度)DOC

资料大小:9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5/22(发布于广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西安国仪测控设备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制度)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员工培训管理办法
IMC/QG
目的
为规范公司员工培训管理,改善和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满足公司战略发展对人员能力和素质的需求,特制订本办法。

原则
2.1全员性原则:从管理层到员工层都应积极参加培训,不断学习进步。

2.2针对性原则:针对培训需求进行培训。

2.3计划性原则: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严格执行。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的培训。

职能职责
4.1企管部是公司员工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有:
4.1.1负责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的制定、完善和贯彻落实;
4.1.2负责公司年度和月度培训计划的编制;
4.1.3 负责公司级(一级)培训的组织和实施;
4.1.4负责公司各部门培训效果评估的监督、管理和跟踪;
4.1.5负责建立、健全员工个人的培训档案;
4.1.6负责公司职工教育经费的预算与管理;
4.2各部门
4.2.1负责对本部门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估。

4.2.2负责提报本部门年度和月度培训计划。

4.2.3负责按培训计划组织开展部门内部的培训工作。

4.2.4负责做好部门内部培训效果评估的组织、分析。

4.2.5协助企管部完善部门内部员工个人培训档案。

4.2.6负责部门内部培训相关资料的整理,并将培训资料交企管部备案。

培训类型
5.1岗前培训
5.1.1入职培训
所有新员工在入职前必须接受企管部组织的入职培训,入职培训是为使新员工能够尽快熟悉公司环境,在入职前开展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岗位基本技能素质培训。

5.1.2转岗培训
5.1.2.1因不胜任原岗位工作转岗者,由企管部统一组织进行培训,培训分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制度、岗位职责、本岗位基本操作技能与安全规程教育等,培训完毕经测评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的工作。

5.1.2.2因业务需要更换岗位的,由调入部门制定专项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岗位职责、岗位操作规范及流程等。

5.2在岗培训
5.2.1为使在职员工从事本岗位工作的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而开展的与岗位需求相关的专业培训。

5.2.2新员工完成入职培训后即进入在岗培训,由用人部门安排“入职指引人”,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原则上培训截止时间为员工转正后。

5.3脱岗培训
有选择地让员工在一定时间内离开原工作岗位,进行专门性业务和技术学习的培训方式。

5.4驻外人员培训
每季度针对驻外人员开展专项培训,原则上培训时间优先安排在大型节假日前后或年会期间。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公司知识、业务技能、产品知识等培训。

5.5一线培训
5.5.1安排在职员工每季度参加一线培训,提升在职员工对公司产品知识的熟悉。

5.5.2新员工在岗培训期间原则上必须进行至少为期一周的一线培训,旨在了解公司产品类型、工艺流程等。

5.5.3参加一线培训的员工通过生产现场观摩、生产班组顶岗作业等,了解、熟悉公司产品及工艺流程等。

培训日常管理
6.1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主要采取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在年度及日常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工作,全面掌握各类人员的培训需求,增强培训项目内容设计的针对性。

6.1.1年度培训需求分析
每年11月底之前,由企管部组织各部门进行下一年度的培训需求分析工作,形成公司年度的培训需求,指导年度培训业务的开展。

6.1.2日常培训需求分析
由企管部在日常不定期组织进行日常培训需求调研工作,结合年度的培训项目,明确员工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增加或调整年度培训计划。

6.2培训内容及形式
培训内容的设置主要依据各类人员的素质及岗位确定,各类人员的重点培训内容情况具体如下:
6.2.1.1经理级以上:培训内容主要以领导力的提升为主。

6.2.1.2研发技术人员:培训以专业技能提升为主。

6.2.1.3销售人员/驻外人员:培训主要从产品知识、专业技能和管理三个模块进行销售人员的培养。

6.2.1.4一般管理人员:培训主要从公司规章制度、团队协作及岗位技能知识进行学习。

6.2.1.5一线工人:围绕班组长队伍建设、技能鉴定、多能工培养等工作,以提升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主进行培训内容的设计。

6.2.2培训形式
6.2.2.1内部引导制:由员工的直管领导(或部门指定“入职指引人”)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主要结合个人岗位技能及个人能力上存在的不足组织进行。

6.2.2.2集中授课:在公司内部由外部或内部讲师对学员进行知识的集中传授。

6.2.2.3外派培训:结合人员的培训需求,公司员工可参加外部相关培训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优先安排驻外人员、各部门骨干人员进行外派培训。

6.2.2.4多媒体教学:购买相关视频资料或通过多媒体介质组织培训学员集中观看和学习。

6.2.2.5专题研讨:培训学员围绕某一个或几个主题进行交流、互相启发的培训方法。

6.2.2.6工作轮换:通过在公司内部进行工作岗位的轮换,获得不同岗位的工作技能,在实践中提升个人的能力和素质。

6.2.2.7自主学习:个人结合自身工作等存在的不足,通过各种方式自主学习。

6.3培训计划的制定
6.3.1培训计划的分级
6.3.1.1公司级(一级)培训:指跨部门、跨业务的培训,企管部为具体管理部门。

6.3.1.2二级培训:指各部门组织的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培训,各部门为具体管理部门。

6.3.2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
6.3.2.1各部门要从全年业务发展角度,对本部门业务发展目标和人员发展规划进行调研和分析,于12月初制定部门下年度培训需求提交企管部。

6.3.2.2企管部结合公司年度经营工作需要,在年度培训需求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年度培训需求重点,同时对部门提报的培训需求予以汇总,并于12月底完成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的编制工作。年度培训计划作为本年度指导性计划,具体分解到月度培训计划执行。

6.3.3月度培训计划的制定
6.3.3.1月度培训计划原则上为年度计划的分解计划,同时结合当月部门业务开展需要,在年度计划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进行增加,新增加的培训计划(次月执行)应于月度25日前提报。

6.3.3.2年度计划未能按期在月度组织开展的,由各部门于月度的20日填写《年度计划调整审批表》,经总经理/总监批准后,方可调整。

6.4培训的组织与实施
6.4.1培训计划下发后,各部门经理应按培训计划组织各项培训,并做好培训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培训过程的管控。

6.4.2属于公司级(一级)培训项目的,必须由企管部提前一天下发培训通知并组织培训,确保各部门合理安排;
6.4.3属于二级培训的,由各部门根据培训计划及时组织实施培训。

6.4.4企管部及各部门要提前完善培训课件、准备培训教学用具、器材与场地等,组织学员填写《培训人员签到表》,培训过程中应维持课堂秩序,并在《培训记录表》中对培训内容进行记录;培训项目结束后组织学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填写《培训效果评价表》。

6.4.5需外出培训的,由部门填写《员工外培审批表》,经公司总经理/总监审批后方能外出培训。

6.5培训效果评估
6.5.1评估内容与评估方法
6.5.1.1在职员工
6.5.1.1.1在培训课程结束时,为衡量学员队具体培训课程、讲师与培训组织的满意度,可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法,最终填入《培训效果评价表》。

6.5.1.1.2在培训课程进行/结束时,为衡量学员对于培训知识、技巧和态度方面的学习成效,可通过提问、笔试、心得报告等,最终填入《培训人员成绩表》或形成试卷、心得报告等纸质材料。

6.5.1.1.3驻外人员主要通过笔试、在线考试、现场讨论等评估方法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6.5.1.2新入职员工
6.5.1.2.1新员工岗前培训后,由企管部安排笔试,笔试成绩不满60分的,给予一次补考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