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保障,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对于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注程度円益提
高。国家各相关部门对农村经济发展推出多项措施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农村发展
所面临的资金困难的问题。虽然我国金融行业相对来说基本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
要求,我国现有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
银行以及外资银行众多,但是这些银行在面对农业和农村发展进行融资时,考虑
更多的是融资者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还款能力,因此国家在金融方面对农村的供给
不足已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之一,并且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
的前进步伐,因此农村发展所面临的融资问题成为学界和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
2004年以来,中央对农村的发展问题重视力度逐步加大,每年中央‘一号文
件”都要强调“三农”问题,并且不断深入论述农村发展所面临的金融问题。《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
(2005) 1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
发(2006) 1号)文件中提出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大力
培育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的要求。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发
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会《意见》的发布意在通过农村金融的持续改革与良好发
展來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村镇银行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为农
村金融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拓宽农村发展所需要的融资面,优化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合理结构,为形
成多元化和具有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及农村的健康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云南
省村镇银行的发展由于云南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和农村发展相对缓慢等
原因存在不足,本文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和云南省村镇银行发展的基础上,在运
用理论分析和调查资料的研究以及国外村镇银行的成功经验介绍的基础上为云南
村镇银行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云南农村发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农业发展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并且在每一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
国家多次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解决农村发展
问题的突破口,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战略,同时为了支持
农村发展推出了多项措施,如免除农业税的缴纳、实行农业粮食补贴和购买农具
补贴等。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融资成为了其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障
碍,虽然农村基层幵始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但是缺乏资金的支持而丧失了
许多发展的机会。国家在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发展的大环境下,以及在加强
监管金融机构发展、繁荣金融市场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
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來为解决农村发展所面临的金融问题铺
平道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12月底出台
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的若干意见》,首先在村镇银行发展的政策方面为其提供支持。2007年3月首批
村镇银行在国内6个首批试点省诞生,2007年10月银监会将试点从6个省扩大到
31个地区。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国家政策出台以后开始陆续在各地成立,村镇银行的成
立是把国家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方向和措施与农村发展实际中遇到的情况相联
系,深入了解“三农”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新型金融机构的作用和金
融体系的整体功能。村镇银行的建立是以服务“三农”为基础來开展金融业务,为国
家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提供帮助。随着云南省首批村镇银行
2008年在云南玉溪和文山两地陆续幵业,云南省村镇银行的出现不但是云南省深
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一项创新之举,也标志着云南银行业特别是农村地区银行
业金融机构发展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云南省首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玉溪市
红塔区兴和村镇银行和文山民丰村镇银行开启了云南村镇银行的先河,设立村镇
银行目的是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优化云南农村金融机构市场、服务“三农”发展
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虽然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种类比较多,如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国有商业银行
农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但是随着农村金融市场商业化运
作时代的到来,各个金融机构发展开始越来越商业化,他们改变以服务农村发展
的宗旨,开始追求贷款的高利润率和提高贷款准入门檻。村镇银行的成立能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