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充足的铁矿石原料是我国钢铁产业良好发展的
保证。我国铁矿石资源较为丰富,但大多数品位较低,开采难度大,在质和量上
均无法满足钢铁行业生产的需要。因此,从1998年开始,我国铁矿石进口量逐年
增加。
在进口铁矿石快速增长和国家产业布局调整的双重背景下,对我国进口铁矿
石港口布局提出了新的规划和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布局现状与
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进口铁矿石港口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进口铁
矿石港口布局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环渤海区域进口铁
矿石港口布局进行实证分析,以实现进口铁矿石港口功能定位和层次性布局的目
的。最后,为实现优化铁矿石港口布局、促进钢铁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文章给
出了现阶段解决铁矿石港口布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进口铁矿石;港口布局;环渤海港口群;模糊聚类分析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我国工业化的突飞猛进带动了钢铁产业的发展,铁矿石的需求
量大幅提升。尽管我国铁矿石的储量和产量排在世界前列,但自产矿资源存在品
味低、贫矿多富矿少、分布分散等缺陷。迫使我国自1998年起逐年增加铁矿石的
进口量。2013年我国铁矿石需求对外依存度达60%左右,这使得进口铁矿石海运
量逐年增长,并对我国进口铁矿石的港口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我国拥有大型铁矿石专用码头的港口主要有青岛港、天津港、宁波港和
北企港等,其他港口大都使用杂货码头进行接卸。青岛港、宁波港、上海港和天
津港是我国接卸铁矿石的主要港口,它们铁矿石进口量占到了我国铁矿石总进口
量的70%左右,其中青岛港占比最高达30%、宁波港占比为17%、上海港占比为
12%、天津港占比为10%。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接卸铁矿石的港口普遍存在铁
矿石在港口堆积的现象,堆积总量大约有1500万吨。随着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的不
断增加,导致了各港口铁矿石的装卸量达到其承载能力的设计极限,从而暴露了
我国进口铁矿石港口的一系列问题,如码头设施薄弱、港口间建设缺乏协调性,
经济腹地重叠、大型铁矿石专用码头不足、铁矿石港口接卸能力不足等问题。因
此,当前进口铁矿石的港口布局已经不能适应进口铁矿石的接卸需求,这就需要
对我国铁矿石港口布局进行规划和调整。
为了适应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满足未来我国铁矿石进口日益增长的需
求,解决我国现阶段进口铁矿石港口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进口铁矿石
港口布局的影响因素,指出了我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口
铁矿石港口布局的评价方法,给出了优化我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布局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