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股份合作制的个案剖析,既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论研究,也不
是一种简单的工作总结,因而本文采用了“从宏观一微观一宏观、从
实践一理论一实践一理论”的逻辑顺序和思路。这种思路与逻辑主要
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全面把握股份合作制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已有的
理论成果:二是深入分析典型的案例;三是每~部分都坚持比较综合
的研究方法;四是归纳和总结并上升到理论。
本文采用了“解剖麻雀式”的个案剖析、实际调查与理论分析相
结合以及比较综合的研究方法。全文共分三章,在概述了中国股份合
作制的发展态势、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和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的
理论成果,着重研究联运公司的改制过程、运行机制和存在问题,对
其股份合作的实践模式进行评价,最后指出股份合作制的生存空间和
发展方向。
本文通过对股份合作制的实践描述和理论总结,得出如下认识:
股份合作制在我国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制度原因、经济原因和思想观念
原因,其存在的客观基础包括微观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宏观上
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股份制与合作制具有相融合的现实
性、可行性和合理内核,从而形成股份合作制的内在规定性。其基本
特征是全员相对均衡持股,资本与劳动双重联合;实行民主化决策与
管理:坚持按股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目前的股份合作制必须进行
规范,规范化的方向是确立统一的法律结构,使企业形态法定化。
通过对联运公司的个案剖析,本文认为联运公司的改制是比较成
功的。一方面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加强了管理,取得了
显著的改制效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的观点、对策和
建议:
衡量持股均衡性应以经营管理层的平均持股额与全体职工股东的
平均持股额的倍数关系作为评判标准,并以该倍数关系在10倍以下
为宜。
设置集体股不是股份合作制的要素或标志,联运公司的集体股的
产权主体具有模糊性,要逐步量化出卖给职工,并认为以后新设的或
改制的股份合作企业都不应当设置或保留集体股。
股份合作制应采取直接民主制,实行股东大会与职工大会合一的
制度。
坚持按股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以按股分红为主,按劳分红为
辅,按劳分红所占比重可在10%.40%之间由企业自主确定。
企业改制实质是一个“企业再造”过程,必须一手抓体制创新,
一手抓管理优化,缺一不可。
国家应明确规定专门针对股份合作制改制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出让
政策,在这方面的限制应适当放松,采取灵活多样的处置办法。
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待改制企业要与其它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消
除放任式无为和障碍式干预的不良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调控职
能和服务职能。
从衡量和检验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三个标准看,联运公司的股份
合作实践模式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
本文主张股份合作制是一种独立的企业制度,国家应尽快确立其
法律地位。作为一种企业制度,股份合作制主要适合于规模较小的属
于劳动密集型的农、林、牧、渔业和城市商业、服务业、小工业等行
业的中小企业。股份合作制与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是国有小企业改革中
的两种主要的产权改革形式,两者的侧重点和生存空间不同。相比而
.言,股份合作制数量上将会多一些,更符合“放”的方针,广泛适合
于城市小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国有小企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