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总部中心实验室迁建项目目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 2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 4 第三章 项目实施的意义和必要性 .. 6 第四章 建设方案 ...... 7 第五章 项目投资估算 .......... 9 第六章 项目效益分析 .......... 9 第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 10 第八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 .... 11 总部中心实验室迁建项目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随着迪安产业基地(杭州市西湖区三墩工业区区块A2-3-4-1)建设项目方案的完善,各管 理功能平台有效配置和协同,“总部迁建项目”从原计划的租赁场地改迁至产业基地1号楼3-6 层实施,能最大程度快速获取和利用集团整体运营资源。 基于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拥有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一流的实验室设施以及远程诊断的 先进技术手段等,为了充分发挥迪安集团的资源整合效应,“总部迁建项目”除建设成集医学诊 断、司法鉴定和技术研发为一体的国际化标准独立医学实验室外,计划进一步打造成全国性的 病理会诊中心。场地面积由8000平方米增至13208平方米,投资总额由7425万元调整为8874.18 万元,其中7425万元为募集资金,余下资金公司自筹解决。 二、项目主体情况 (一)投资主体——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迪安诊断成立于 2001年9月,注册资本为11957.40万元。2011年7月19日,迪安诊断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上市后,公司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 展阶段,公司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显著提升。公司目前已在杭州、 南京、上海、北京、温州、淮安、济南、沈阳等地设立了十多家实验室,市场覆盖华东、华北、 华南、华中地区,辐射全国。 迪安诊断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平台,主要面向各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体检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以医 学诊断服务外包为核心的医学诊断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先进的医学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 及技术创新,现已打造出具有迪安特色的“服务+产品”一体化的专业服务体系,使各级医疗 卫生机构降低运营成本和运营风险,提高运营效率,实现患者、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的共赢。 (二)实施主体——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注册资金16925万,注册地址为西湖 区城北商贸园33幢,法定代表人陈海斌,经营范围包括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 床微生物学专业,临床生化检验专业,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病理科,软件开发等。杭州迪 总部中心实验室迁建项目安医学检验中心下属司法鉴定所是国内首家获得独立于公检法系统之外的第三方专业司法鉴定 资质的实验室,鉴定业务范围包括法医物证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病理鉴定、法医毒物鉴 定等。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充分吸收国际先进医疗管理经验及成功运作方法的基础上,公 司成功创造了一套适应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市场环境的独立医学实验室连锁经营管理模式,迅 速发展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连锁化独立医学实验室之一。 公司自成立以来,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技术求发展”的管理理念和“以服务临床为根 本、以质量和效率为核心、以提高全员素质为目标”的发展宗旨,专注于为各类医疗机构提供 最专业的检验外包服务。公司是我国首批通过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认可的、按照三级甲等医 院标准建设的全国连锁化实验室,瑞士罗氏公司命名的大中国区示范实验室、美国比尔/美琳达 盖茨基金会宫颈癌国际项目合作实验室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科研合作基地。 三、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利用产业基地1号厂房3-6层,共计建筑面积13208平方米,建设杭州迪安医学检 验中心总部中心实验室(含研发中心、全国病理会诊中心以及司法鉴定中心),购置样本前、后 处理系统、西门子发光免疫检测仪等国际先进的研发、医学诊断及司法鉴定设施,配套冷库、 净化系统等公用工程设施,全方位开展生物医学检验和高精尖分子诊断技术研发,建成国内一 流、东部地区最具特色的国际化标准独立医学实验室。 四、项目主要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项目总投资 万元 8874.18 建设投资 万元 8068.41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805.77 年平均营业收入 万元 35501.86 该投资对应的增量收入 (不含建设期,从运营期 开始以5年计算) 年平均利润总额 万元 5529.76 该投资对应的增量收入 (不含建设期,从运营期 总部中心实验室迁建项目开始以5年计算) 财务评价指标 税后内部收益率 % 44.60% 含建设期 税后投资回收期 年 6.25 含建设期 建设期 年 4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一、我国医疗卫生总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全社会医疗 卫生总需求呈持续上升趋势。在跨入小康社会之后,特别是在经历SARS、甲型H1N1、禽流感等事件 洗礼后,我国城乡居民注重自身的健康,预防、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居民增量消费也开始更多的向 医疗保健方面倾斜,医疗消费已经进入家庭消费的前五位。同时,人口的增长也带动了医疗服务市 场的增长,特别是老龄人口的增长带来大量的医疗消费需求,将刺激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 2011年,我国仅医院的业务收入约为12451.47亿元 ,而医学诊断收入通常占医院总业务收入 的8%-10%之间 ,则2011年我国医学诊断收入约为996-1245多亿元。 二、分子诊断技术成为医学检验技术研发的重点方向。 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因其能为医疗保健决策过程提供快速、重要和有效信息的优势,成为医 学检验产业中增长最快的区域,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将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作为评判国家医疗水平是 否发达的指标之一。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和产品开发,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 术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发展各种分子诊断技术、产品。此外,客户也不仅希望在分子水平上 对各种细菌和病毒进行研究,同时希望医学检验方法更快速、准确,通量更高,人为影响因素要尽 可能减少,便于构建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因此,加快建立分子诊断研发中心,提升分子诊断技术水 平已十分必要。 三、我国大力推进司法鉴定规范化发展。 司法鉴定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其鉴定结论起到案件的证据作用,甚至 可能成为案件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司法鉴定给予了极大关注。当前,司法活动 中的鉴定事项疑难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大,司法活动尤其是审判活动对司法鉴定机构能 总部中心实验室迁建项目力、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减少司法鉴定市场化的消极影响,保证鉴定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和中 立性,加强行业规范化发展势在必行。 据《2013-2017年中国司法鉴定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6-2010年, 我国司法鉴定机构年均增长6.94%,司法鉴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5.69%,检案数量年均增长39.38%。 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计司法鉴定机构4955家,司法鉴定从业人员53835人,当年检案数量达到 117万件,行业发展初具规模。 四、病理诊断行业面临重大需求。 我国就医人群庞大,医疗保健需求巨大,然而病理诊断作为临床医疗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其发展却与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极不相称,各地普遍存在“病理诊断需求得不到满足,诊疗质 量受到影响;病理专家资源不均衡,患者会诊需求大难度高;区域病理医生有限,大规模疾病筛查 难以实现”等诸多问题。为此,卫生部医政司于2009年发布了《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 办医政发[2009]31号》文件,其中对病理科的人员配备、管理、建设、规范、质控等方面提出了具 体要求,以加强对病理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病理诊断水平,同时这也为大型医院和独立实验 室的病理科外包和会诊业务得到保证并打好良性发展的基础。 五、企业亟需通过扩建总部中心以提升竞争力。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基因技术研发和服务的专业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已成为国内规模最 大、布局最多的独立医学实验室之一。然而从目前总部中心发展情况看,已不适应企业的全面快速 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办公和实验室的功能区域、仪器数量、人员设置空间相对不足的问题 非常突出,多数办公区域及实验室区域的设备和人员都处于高水平拥挤状态,已经严重影响日常办 公和标本检测,并增加了生物安全风险;二是现有物流系统、标本传输系统、实验室设备专业化、 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没有足够的仓储和转运空间和管理系统,检测项目和检测能力不能完全 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三是受资金和空间限制,为企业各类医学检验项目提供量值溯源、方法学评 价和性能验证服务的独立参考实验室至今尚未建立;四是企业全国连锁中心发展规模的迅速扩张, 亟需集中优势力量、集约利用资源,建设总部平台,作为企业检验技术和技术研发支撑的核心平台, 来辐射、领军全国各分中心。 基于上述背景,依托企业的技术、资金、品牌等综合优势,实施本项目,这对企业提升核心竞 争力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总部中心实验室迁建项目第三章 项目实施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有助于推进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发展 近年来,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在我国备受业界关注,随着医疗行业专业化、商业化模式的推广 和发展,独立医学实验室正在逐步成为我国检验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独立医 学实验室行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美国、德国等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规模、技术,或是 品牌、检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本项目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独立医学实验室的成功经 验,建立拥有领先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