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要做什么
价格输出口径
1.要做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做
3.怎样做
4.互动分享
直接的目的是保证让公司货量能顺利销售
出去转化为效益(总体去货率达到公司基
本要求70%),且各产品各景观去货合理
平衡,而“价格输出口径”、“客户落位
”是帮助制定合理价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什么这样做
案例1:价格输出口径
某大型项目计划6月发售,4月底起已对项目品牌进行输出(4、5月广告投入2703万),
5月初派筹时未根据该节点进行价格口径输出,且没有进行客户落位,开售前一周,报
广输出方式才由品牌转换成价格输出口径(精装38~65万为主),但客户关注度不高。
而周边区位较好的竞争对手5月起对在售产品输出毛坯总均4800起(30万起),一定
程度截留我司客户资源。
后果:对项目所处销售节点无进行针对性的口径输出,首次口径输出前无进行客户落
位,导致制定的口径无冲击力,故认筹量低,16天仅认筹143支,平均每支筹代
价大,由于筹号不佳,故开盘时间被迫推后。
二次输出价格口径:
重新对筹客、自然来访未认筹客户、意向稍高但未认筹客户,进行重点价格落位分
析,重新输出客户落位后的价格口径(精装产品5580元/㎡),并针对客户关心的
配套、交通问题进行放大输出(问卷显示60%客关心该问题),
效果:输出后5天认筹400组,反超前两周认筹量
为什么这样做
案例2:价格输出口径
某大型项目计划推3500套新货,推售前半个月主力竞争对手输出总价30万
起、精装4900起截拦客户,同期我司输出口径为总价35-68万为主,对比
竞争对手缺乏竞争性。而现场销售人员积极性不高,工作开展针对性不明
确,未能针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拓客,对客户主要关心的问题不明确,
后果:未对竞争对手价格输出口径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且缺乏与一线销售人
员进行沟通(认筹量低,距开盘10天,认筹数仅占推售货量50%)
二次输出价格口径:
对竞争对手价格口径进行重点分析;同时与一线销售人员进行多渠道沟
通(例会、调查问卷),了解客户的确切关注点为价格范围。及时调整
输出口径——配合优惠输出具冲击性的均价区间(75折后:山景4300-4700,园景5200-
5800,海景7600-8800)!
效果:输出后10天认筹量是输出前的2倍,总筹数达5876个为推货量的1.7倍
案例3:客户落位——某项目端午推出高层206套,毛坯122套,折后均价
4312元/㎡,精装均价84套,折后均价5354元/㎡,毛坯及装修均价相
差1042元/㎡,推出后一个月毛坯消化60%,精装消化仅8%
存在问题:
1、对客户落位工作欠细致:当地客户偏爱毛坯,若为带装修,则对差价接受
不超10万,即每方差额880元/㎡,而现时毛坯与精装价差为1042元/㎡,已
超出当地客户接受范围!
2、无做好两类产品客户落位工作及引导(装修位置及户型较好,可指引从居
住舒适性对客进行引导),从而导致两产品去货不平衡。
案例4:客户落位——某新开盘项目,计划推售218套,开售前销售中心仅
关注客户储备数量(一周派筹数是货量2倍),而在客户落位引导环节较为薄
弱(仅着重客户意向价格的填写,未要求客户填写意向单位路址)。
后果:景观好单位重叠严重(多个客户选同一套单位),共34套,落筹219台
(1:6.5),而景观一般的单位共103套,筹客103台(1:1)。
重点引导客户分散落位并调整景观价格拉差:
重新联系客户,对落位重叠较多的单位客户,说明情况并推介筹号较后
的客户选择其它替代单位,在价格上对落位较为重叠的单位再提升5-
10%。
效果:开售两天去货174套,总体去货率80%,各景观去货符合集团要求
70%以上(其中景观好的单位消化率91%;景观一般单位消化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