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 建设期限:24个月
8. 投资规模:70000万元
9. 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主要辐射近20平方公里,带动周边产业链条上下游规模企业十一家,初步形成循环经济,解决3000人就业。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一) 《2008年中国铸造机械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二)《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纲要》
(三)《山西绛县经济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振兴制造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速度的加快,特钢行业的需求在未来数年能够保持10-15%的增长速度。该项目对提高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推进结构调整,改善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物耗能耗,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承接国际铸造业转移等各方面有积极的作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建议将该项目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国际上,近几年的多数发达国家对产品调整了方向,逐渐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迈进,而对铸造行业来说,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热、累、重行业,他们正在逐步向外转移。加之发达国家严格的环保指标使得铸造业的成本难以承受,使不少国家把铸件的采购转向发展中国家,这给中国的铸造业向国外市场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充分利用我们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去占领发达国家的市场空缺,无异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发挥山西省资源优势,引进消化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培育铸件、件、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铝镁合金压铸件深加工等方面的产业集群,扩大在全国的影响力。使之成为支撑和带动山西经济增长,建设山西新型工业区的重要产业,力争重新成为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区之一。
山西省委省政府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四大优势产业规划,其中装备制造业将铸造列为优势产业集群重点推进。2008年8月原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在绛县经济开发区调研时提出建设我省南部汽车零部件基地的构思,10月7日,山西省经委组织省机电行办、运城市经委、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南方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山西省铸造协会等有关单位和业内专家赴绛县经济开发区进行调研,就该区拟建设山西省南部汽车零部件基地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并原则同意规划。同时,在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十一五规划中,重点扶持一批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大的企业和产品,实施“四大方阵企业”工程,为了贯彻落实山西省的调产政策,2008年运城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建设汽车和运输设备产业集群”的要求,为此,山西鑫亚冶炼有限公司技改扩建对发展山西装备制造业,建设山西省南部汽车零部件基地具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