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保障性住房增加,地方政府筹措资金困难,加快了保障房融资的产生,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财政负担。
根据住建部、财政部等部门测算的结果,2012年尽管保障房的开工量比2011年有所减少,但今年的在建工程量将达到1800万套的历史新高,因此资金的需求量比2011年可能持平甚至更多。建设规模的大幅增加,建材、人工等建设成本不断上升,则进一步加剧了保障房建设的资金压力。
对于保障房的建设,大部分资金有地方政府解决,而政府的重要资金来源土地收入随着货币政策和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也日益减少。
开发新的融资手段是迫在眉睫上的事情。
由此各地纷纷建立了保障性住房专属的投融资平台,成为创新保障房融资的主要方式。这种平台的运作模式,大多是政府向投融资平台注入一定的财政或土地资产,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和放大作用,向金融机构贷款融资。
融资的同时,未来如何偿还银行贷款,也是各地头疼的问题。如果无法顺利偿还本金,融资平台有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将严重影响保障房建设进度。
财政也将是还贷的最后保障。除了财政资金直接用于偿还贷款以外,为了减轻金融机构的顾虑,江苏南京市正在筹划建立由财政支持的“保障房偿债基金”,用于偿还保障房建设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