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本/版次:A/1
仓库管理制度
审核:
总页数:共8页
发布执行日期:2009年4月1日
批准:
第一章 总则
为规范仓库的日常管理作业,避免在库物料非预期损坏或变质,确保仓库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条 适用范围及区域规划:本制度适用于本集团所属的所有仓储管理。根据物料特性划分区域,确保所有物料均存放于可靠环境,目前公司共有:原材料仓、产成品仓、五金辅品仓、化学品仓等四个仓库。
职责:
3.1物流资产中心负责物料的数据验收、储存、发放并确保在库物料得到恰当的保管和标识。
3.2 质量监督中心负责入库物料的品质检验。
3.3 其他相关部门负责按要求领用在库物料。
第二章 岗位责任
第四条 仓库的各级人员必须以制定的岗位责任制为依据开展工作,并负责到底,严格按照岗位说明书要求。
第五条 各级人员的职责原则上不能代替,也不能越权。但有紧急情况时例外,紧急情况内容包括:因发生各种灾害而导致的紧急等。
第六条 仓库作业现场的直接管理责任者是资管科长,所有日常工作应在其统一的安排下统一调度、统一行动、集中指挥,快速反应信息。
第三章 作业组织
第七条 作业组织的目标是:在有效的策划与部署下,统一行动,以最小的人力、物力消耗,优质、高效、经济地完成任务。
第八条 仓库的资源配置应能满足岗位责任制度中的需要,如:人力、机械、场地、环境等方面要满足。
第九条 信息的收集与反馈要及时且有效,如:有关运营部的用料计划、保管计划和运输与配送信息等。
第十条 资管科长应负责编制作业计划,包括月度计划和季度计划。
第十一条 作业过程中若发现作业能力不足,完成任务有困难时,相关担当人员要及时提前报告,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第十二条 物管员负责制定具体的作业方案,对方案中有协助要求事项的要在批准下请求增加人力。
第十三条 作业任务分配到班组后的相关人员要积极完成。对包括质量、数量、时间等要素的作业完成情况由担当人员进行检查和确认,出现隐患或问题时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或处理。
第四章 入库业务管理
第十四条 在卸货时,相关的担当人员应做到:
14.1了解所收货物的品名、型号、规格、所属部门、所属类别、特性和一般的保管与搬运常识。
14.2 在收货前作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装卸工具、运输设备、存放场地等。
14.3主动了解到货时间及交货情况,要求采购提前一天提供相应的《到货通知单》及码单。
14.4 收取货物时应根据送货单或码单核对品名、规格、等级等项目是否一致。
14.5注意检查货物外观,查验包装状态等,如:封印是否完好,有无脏污、受潮、水渍、油渍等,若有问题或不符时,需当场核对或与采购部门联系。
14.6 确认无误后方可安排卸车或搬运。
第十五条 货物在验收过程包括对实物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规定程序的检查,只有验收合格的货物方可入库保管,但仓库有责任对未入库的物料进行妥善保管。
第十六条 对验收合格的物料由物管员负责开单入帐,内容包括记帐本和录入电脑,并记录物料的类别、品名、规格、数量、批号(票号)、编号、供货单位等。
第十七条 对已入库的物料由物管员负责建立标识卡,如:用标签、存贮卡等。并在搬运人员的协助下将物料按规定放置到指定的区域。
第十八条 由物管员负责对已入库的物料建立相应的档案,其内容包括:
18.1 物料的各种技术资料,如机器设备的说明书等。
18.2 物料在运输过程中的特别注意事项,特别是危险品的运输说明。
18.3 检验凭证。
18.4 环境管理要点。
18.5 物料的出库凭证,如对方的“送货单”。
第十九条 其他详细入库验收要求参照:
20.1《采购入库控制流程》
20.2《五金辅料入库控制流程》
20.3《3.0mm以下(含)材料入库控制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