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硕士毕业论文《股权性质_融资渠道和投资决策的关系研究》(60页).rar
摘要
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的存在使得公司的融资方式引起了投资不足现象,
也可能减少了投资过度行为。融资决策不仅影响了投资决策还影响了投资效率,
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投资不足和代理问题造成过度投资都会降低投资效率。投资效
率成为了评价融资方式有效性的指标之一。
在经济改革进程中,中国企业的融资方式和投资行为都朝着市场化模式日
益变革,但是鉴于改革的渐进性,我国尚未真正实现市场化的资金配置关系。本
文从分析国有控股、参股的上市公司在债务融资对投资行为约束程度上与非国有
公司的差异性入手,从融资渠道角度考察产生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而检验了这种
融资渠道上的差异是否提高了国有控股、参股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
本文通过对从1991到2007年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负债水平
对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普遍起到抑制的作用,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行为的约束用
作要显著小于非国有控股公司,但是国有控股公司并没有比非国有控股公司有更
强的积累内部现金流的能力。继而本文从外部融资渠道角度研究发现,国有控股
公司普遍地能t匕非国有控股的公司通过长期银行信用和增发配股筹借到更多的
资金支持公司的投资支出。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短期银行借款增量对投资支出
的影响小于非国有控股的公司。融资渠道上的优势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投资行
为受到的负债约束要小于非国有控股公司,但是融资渠道上的便利并没有提高国
有控股公司的投资效率,对投资效率检验的实证结果显示,国有控股公司通过长
期借款渠道增加的投资和股票市场增加的投资都是低效率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管理者有利用融资便利进行过度投资、毁损企业价值的倾向。这对整个资金配置
融通市场来说,是一种低效的表现。控股权的差异阻碍了资金从富裕方流向最需
要资金支持的公司和项目,造成了社会整体资金使用的非效率。
关键字:国有控股负债约束融资渠道投资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