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迎接分红时代
见证转型历史
鸿享金生产品销售逻辑培训
分红险知识
回顾
1、高额的身价保障
3身故保险金
公共交通
意外身故保险金
42、“固收+”收益模式
固定收益
分红
灵活
产品2.5%预定利率
无惧市场波动
权益增强,分红可期
博取更高收益
红利分配包括年度红利和终了红利
从第二个保单年度起,各保单年度的有效保险 金额按基本保险金额及累积红利保险金额之和以2.5%年复利形式增加。
灵活领取
满足客户周转需求
减保:同一保单年度内您累计申请减少的基本保险金额之和不得超过本合同生效时基本保险金额的20%。
保单贷款:现金价值净额的 80%
攻守兼备,浮动收益形产品占优势
5红利实现率100%=(4.5%-2.5%)*70%=1.4%
当年度合计收益率=2.5%+1.4%=3.9%
6攻守兼备,浮动收益形产品占优势
不同实现率下合计收益情况
2022年度太平人寿116 款分红型产品,红利实现率全部 ≧ 100%
2022年以前度太平人寿多款分红型产品,最近十年累计增额红利实现率 ≧ 100%
2023年度受监管“限高”政策影响,太平人寿增额红利实现率 36%,有其特殊性!更应该关注产品累计已达成的红利实现率!
7两位嘉宾,收入情况如下:
A:固定薪酬,每个月10000
B:底薪+绩效,每月底薪8000,绩效是0到4000;
B公司2022年以前十年的平均月度绩效是4000元
A:固定薪酬,每个月8000
B:底薪+绩效,每月底薪8000,绩效是0到4000;
分红险:低利率时代必然选择
82.5%
1999年,原银保监发文降低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为:
50%
2000年-2014年,行业分红险保费平均占比超:
93、严苛的制度保障
《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保监会令2010年第9号)
《保监会通知推进分红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_2015《分红保险精算规定》2015《关于印发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的通知》_2022监管:客户至少享有70%盈余
独立账户核算:《规定》十三、保险公司应为分红保险业务设立一个或多个单独账户,单独账户应单独管理、独立核算。
确定红利来源:《规定》十四、保险公司应在分红产品的产品说明书中明确其红利来源,并依据红利来源确定分红保险账户中权益共同属于保单持有人和股东双方的盈余。
11《分红保险精算规定》
十七、保险公司应对分红保险账户提取分红保险特别储备。
(二)分红账户的分红保险特别储备等于该账户共同属于保单持有人和股东双方的盈余的累积值减去该账户已分配盈余的累积值。分红保险特别储备的计算方法应与十五条中盈余的计算方法保持一致。
十八(一)本期分红后的分红账户分红保险特别储备的规模连续2年超过该账户准备金的15%的,超出的部分应作为当期可分配盈余予以释放。
XXXX账户分红保险盈余计算与分配表(格式一)
OfficePLUS
12第十条,2023 年7 月1 日之后,保险公司应当于每年分红方案宣告后15 个工作日内,在公司官方网站上披露该分红期间下各分红型保险产品的红利实现率。
《通知》第十条:7月1日起公布红利实现率
随着监管政策推出,分红信息披露日渐完善
2015年《中国保监会关于推进分红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三条:
对于保险公司在售的分红保险产品,如果连续3年实际分红水平达不到中档红利演示水平的,保险公司必须下调相关产品的中、高档红利演示水平,下调后的中档红利演示水平不得高于公司近3年实际平均分红水平。
13单独账户运营
明确的红利来源
统一的核算标准
标准的分配模式
标准的分配比例
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
14分红的收益是不确定的
不确定≠不靠谱+不透明+不稳定
15固定收益类投资
权益类投资
债券(国债、企业债)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
银行存款和现金等
股票&基金
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性房地产
主要提供保证收益和流动性匹配
收益较稳定,但水平偏低
主要提供高预期收益的支持
收益有波动,但长期收益率可期
不确定≠不靠谱
16分红险收益率与底层资产配置的关系
预期总收益
权益类投资占比
收益
保证收益
寿险公司的选择
浮动收益
注:假设权益投资收益率高于固收资产投资收益率
317大型保险公司的投资优势——规模效应
截止2023年末,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约27.67万亿元,增速重回两位数。
2012年-2024年7月保险业资产总额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万亿
万亿
18大型保险公司的投资优势——策略稳健
投资收益保持稳定
每年均实现正收益
波动幅度远小于其他机构投资者
配置结构相对稳健
以流动性资产和固定收益资产为主,占比超七成
资产质量高
银行存款:超七成集中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
债券投资:国债和金融债配置超七成,企业债中AAA级占比近九成
股票配置:以大盘蓝筹股为主
流动性充足:活期存款、货币基金、国债等高流动性资产占比22%
监管限制了各类投资的比例上限
保险资金运用实际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OfficePLUS
19分红周年信
=70%可分配盈余
不确定≠不透明
OfficePLUS
20分红特别储备——穿越经济周期波动的机制
虽然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但是分红特别储备能够以丰补欠,是尽量稳定分红水平的有力工具
不确定≠不稳定
21不确定≠不稳定
22分红险的优势总结
分红收益是不确定的,但并不意味着
不靠谱
不透明
不稳定
决战分红
必胜有底气
2024年人身险产品利率全面下调
242024年8月2日金发【2024】18号
2.5%
2%
9月起 普通型
10月起 分红型
通知第三点: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
解读:未来产品定价利率将与LPR、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挂钩,实现市场化及时调整。
通知第五点:鼓励开发长期分红型保险产品。对于预定利率不高于上限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可以按普通型保险产品精算规定计算现金价值。
252.5%分红险抢售最后时机!
8-9月
26有实力:中报显神威
27公司有实力:规模大、投资稳、优质资源获取能力强
28实力:规模大、投资稳、优质资源获取能力强
293031产品解读
销售逻辑
33案例一:财富终身成长,资产有效传承
王女士,40岁,考虑到长期的确定性需求,选择投保“太平鸿享金生终身寿险(分红型)”具体方案如下:
3434保单生效后,
王女士可获得的保单利益包括:
现价稳定递增,财富终身成长
在红利利益下:
65岁时,年末现价超过已交保费的 2 倍
75岁时,年末现价超过已交保费的 3 倍
82岁时,年末现价约为已交保费的 4倍
身价步步高升,资产有效传承
若85周岁身故,身故保险金约为:685.5万元(红利利益)、362万元(保证利益)
若75周岁因公共交通意外身故,
额外享有的公共交通意外身故保险金约为:449.2万元(红利利益)、279.2万元(保证利益)
与身故保险金合计共可赔付约:911万元(红利利益)、562万元(保证利益)
案例一:财富终身成长,资产有效传承
353536案例二:财富稳定增长,养老百岁无忧
王女士,40岁,考虑到未来养老需求,选择投保“太平鸿享金生终身寿险(分红型)”具体方案如下:
37案例二:财富稳定增长,养老百岁无忧
保单生效后,
王女士可获得的保单利益包括:
现价稳定递增,财富终身成长
在红利利益下:
65岁时,年末现价超过已交保费的 2 倍
75岁时,年末现价超过已交保费的 3 倍
82岁时,年末现价约为已交保费的 4倍
资产安全稳健,养老百岁无忧
选择66岁开始领取,每年领取5万养老金,一直领取至85岁,合计领取20年,累计领取100万元。
保单剩余现金价值79.2万元。
合计领取金额是投入保费的3.58倍。
OfficePLUS
3839异议处理1:为什么推这个产品,有什么优势吗?
现在投资面临的问题,是固收类产品收益下降,权益类产品波动较大,分红险是一个大家能共担投资风险、共享投资收益的产品,下有保证利益,上有分红可期,是非常好的选择。
一是有保证收益2.5%,这已经超越很多银行存款、固收理财等的收益了;而且这个收益是终身锁定、复利递增的;未来可以给我们带来稳稳的收益。
二是还有分红浮动收益;根据监管要求,这款产品要独立账户运营,每年收益的70%要分配给保单持有人,当年度没有分配的也要储备起来未来分配或者保单结束时作为终了红利发放。拥有保单就相当于我们拥有了央企股东的身份,享受未来市场红利。
三是带有高身价保障。保单生效后身价保障持续稳定增长,80岁前还特别享有公共交通意外保障;有效提升家庭经济生命抵抗力。
40异议处理2:分红是怎么产生的?如何计算我的保单分红?
红利来自预期与实际的差异。产品设计时保单的成本基于“假设”,是保险公司对于未来保单支出成本的预判。但现实往往不会完全“符合预期”,只要实际发生的情况优于定价假设,就可以给保险公司带来利润。所以红利的来源很多,包括“死差”“费差”“利差”等等。
分红险红利主要来源于利差,就是实际投资收益率和预定利率之间的差额产生的可分配盈余,保险公司将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客户,这就是保单红利。
保单分红的计算一般分三步。第一步:计算分红业务可分配盈余;第二步,将盈余分配给股东和客户,客户70%,股东30%;第三步,按照贡献法计算每个客户应分配的红利。
我国监管机构多次发文,要求分红险单独账户运作、标准核算、规范分配等等,保障保单持有人利益;太平人寿是央企,从过往分红险运作成绩来看,收益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