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营销 > 市场开发 > 市场策略 > 中华鑫享一生产品背景介绍投保养老规划案例44页PPTX

中华鑫享一生产品背景介绍投保养老规划案例44页PPTX

资料大小:7786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X(44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8/13(发布于上海)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中华鑫享一生养老年金保险

目录
CONTENT
近日,关于房屋养老金的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8月2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目前,上海等22个城市正在试点。特别说一下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有了,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
由“房屋养老金”制度引发的思考
房屋养老金其实是一项为老百姓房屋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考虑的兜底性制度设计。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存量时代,根据测算,到2040年,预计将有近80%的房屋成为“老小区”,或将存在墙体结构隐患、外墙脱落、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影响居民生活体验。
业主交存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按现行规定执行。
通过试点城市,从财政的渠道解决账户里资金的问题,资金来源包括财政补贴、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以及住房公积金收益等。
个人账户
公共账户
房屋养老金
关于房屋养老金制度,当下热议的焦点在于,是否需要老百姓出钱?答案是:不需要。
资料与图片来源:“全国总工会”《关于房屋养老金,住建部回应!》、“泽平宏观”《房屋养老金:本质及影响》
本宣传资料仅供参考,产品责任、责任免除等内容以条款和正式保险合同为准。
存量时代下的养老问题
现代社会制度下的灵魂拷问:
拷问1: 房屋产权70年,人的寿命呢? 拷问2: 车子有车险,房子有养老金,人呢?
房子

年轻时: 装修好 能出租 年老时: 租不出 要检修 要维护
年轻时: 体力好 能赚钱 年老时: 赚不动 要体检 要看病
本宣传资料仅供参考,产品责任、责任免除等内容以条款和正式保险合同为准。
存量时代下的养老问题
养老
养老是典型的灰犀牛事件
经常被提示、却没有被重视的大概率风险事件
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本宣传资料仅供参考,产品责任、责任免除等内容以条款和正式保险合同为准。
当前老龄化人口结构下的养老问题
步入老龄化时代没有循序渐进,而是突然来袭!
中国到2035年的未来预期寿命预测
未来十年退休人群加速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泽平宏观 。
本宣传资料仅供参考,产品责任、责任免除等内容以条款和正式保险合同为准。
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70后人均养4个老人,90后或将要养8个老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3) 》、全国人口普查、 《国家统计局人口报告》。
人口出生率及老年人口抚养比变化
25.0% 20.0% 15.0% 10.0% 5.0% 0.0%
出生率 老年人口抚养比

2022年, 出生人口跌破1000万 ,总人口减少了85万 。这也意味着 ,2022年开始中国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时代。 伴随着社会城镇化发展以及出生率逐年下降, 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人口数从2010年的 3.10人降低至2020年的2.62人。 从个人家庭角度来看 ,独生子女 、一人四 老愈发普遍,“养儿防老 ”的传统理念将使得 青年人口压力倍增; 从社会角度来说 ,劳动人口规模持续下降 导致人口抚养比迅速上升 ,全国养老人口抚养 比从2010年的12%上升到2022年的20% , 养老负担愈发沉重 ,进而加大社保支出压力。
中国人口已进入负增长时代
本宣传资料仅供参考,产品责任、责任免除等内容以条款和正式保险合同为准。
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不足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逐渐降低!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泽平宏观。
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趋势
基本养老金替代率
自2005年以来,我国养老金水平已连续20年上涨,从最初的较高涨幅逐渐进入下行周期,尤其是在2015年后,随着人口红利的减退和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养老金的涨幅开始逐年下降。 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功能是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我国较低的养老金水平离满足体面养老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本宣传资料仅供参考,产品责任、责任免除等内容以条款和正式保险合同为准。
中国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
第一支柱 基本养老金 6.4万亿元 (占比55.6%)
第二支柱 职业养老金 4.4万亿元 (占比38.1%)
第三支柱 个人养老金 7246亿元 (占比6.3%)
第一支柱:广覆盖、低水平
第二支柱:覆盖率较低,发展慢
第三支柱:起步晚,占比低
截至2022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5亿,占2022年适龄人口(16岁以上人口)的90%以上。
截至2022年末,约有3100万企业职工参与企业年金,仅占就业人数的4.2%。
个人养老金建设起步较晚。截至2023年3月中旬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有3000多万人。
资源紧张
覆盖面少
严重不足
本宣传资料仅供参考,产品责任、责任免除等内容以条款和正式保险合同为准。
截至2021年末
资料来源:《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新华社
上图数据截至2021年末
资料来源:《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 郑秉文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9年4月
图1 2019-2050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赡养率变化
图2 2019-2050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预测
图3 2019-2050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预测
图4 2019-2028年全国个人账户记账规模占累计结余和占GDP的比例
基本养老保险金主要精算预测结果
本宣传资料仅供参考,产品责任、责任免除等内容以条款和正式保险合同为准。
第二支柱覆盖率低,市场主体参与意愿不足
我国第二支柱参与人数近7000万,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组成,覆盖率低,民营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企业年金要求由企业与职工一方集体协商、自主确立,实行完全积累制。2007-2014年企业年金参保人数从939万迅速增至2293万,年均增速超过10%,但2015年后增速明显下滑。截至2020年底,企业年金参与企业数为10.5万个,参与人数约2718万,积累基金约2.3万亿元。从行业看,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大多集中在能源、电力、铁路、交通等行业,且大约3/4为国有企业,民企占比很小。 职业年金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及人员,截至2020年末参与人数约4235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金额约1.3万亿元。
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又称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泽平宏观、混知财经
本宣传资料仅供参考,产品责任、责任免除等内容以条款和正式保险合同为准。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明确提出: 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2019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 2020年10月,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 “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 2021年12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 “十四五 ”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2022年4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 由此我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航,“ 三支柱 ”养老金制度体系初步搭建; 2022年10月 ,人社部 、财政部 、国税总局 、原银保监会 、证监会五部门 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 ,补充 完善了养老金第三支柱的体系建设。 2023年5月,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布,明确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养老金体系主要依赖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持续增长,但替代率相比许多国家仍然较低;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增长有限,企业渗透率仍需政策引导;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成为未来我国多支柱养老体系的重中之重。
国家引导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十四五规划
本宣传资料仅供参考,产品责任、责任免除等内容以条款和正式保险合同为准。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家引导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做好养老金融
养老金融与银发经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养老金融。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规范发展,养老金融产品更加丰富,对银发经济、健康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更好满足养老金融需求。
在近日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牢牢把握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做好相关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
本宣传资料仅供参考,产品责任、责任免除等内容以条款和正式保险合同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