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目 录 · CONTENTS
目 录 … 1引 言 … 2摘 要 … 3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 7一、研究背景 … 7二、带病体保险对卫生经济的影响 … 11三、带病体保险对医药产业的影响 … 23第二章 产品发展现状 … 36一、国外发展现状 … 36二、国内发展现状 … 43三、国内带病体保险典型案例分析 … 51第三章 客户需求现状 … 88一、研究目标 … 88二、受访者的投保期望及渠道偏好 … 90三、保险需求及主要关注点 … 99四、慢性病患者的实际体验 … 105《 2 0 2 4 带 病 体 发 展 报 告 》 01第四章 带病体保险的发展挑战 … 108一、政策端:政策指导及落地支撑有限 … 109二、保司端:面临多重制约,产品实践经营能力不足 … 109三、客户端:预期存在差异,潜在客户投保动力缺失 … 113四、产业端:医、药、险协同不强,与健康管理融合不深 … 114第五章 带病体保险的发展规律总结 … 115一、不同带病体保险具有差异化的发展规律和逻辑,充分理解其内涵是业务经营的
重要前提 … 115二、不同保障形式的带病体保险在承保原理和机制上存在差异 … 116三、带病体保险的保障形式决定了相应的风险特征和经营方式 … 117四、带病体保险是医药产业快速积聚流量的重要手段,产业融合是创新盈利模式的
重要思维 … 121五、体系化的监管政策和强力高效的融资机制是带病体保险发展的重要支撑 … 122第六章 带病体保险的发展建议 … 124一、理论研究:产学联合加强研究,使带病体保险真正解决社会问题、落实健康中
国战略 … 124引言二、行业经营:认清带病体保险与传统健康险发展规律的差异,针对不同模式带病
体保险在筹资和风控上实施差异化管理 … 125党的十八大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并专门出台
三、产业融合:形成行业合力,发挥平台作用,构建与医养康宁的产业融合生态圈
中长期发展规划,二十大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加强重大慢性病健
… 126康管理等顶层设计导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做好五篇大文章,其中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
都关系人民健康、关系老年人福祉,关系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我国老龄化加四、政策支撑:加强筹资、运营层面的针对性政策支撑,助力带病体保险健康有序
深的背景下,带病体人群规模不断增加,保险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级,如何发挥经济减震器
发展 … 128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本课题研究聚焦带病体保险,对于探索保险服务带病体人群、促进优化国民健康保障体系、带动
医药行业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13302 《 2 0 2 4 带 病 体 发 展 报 告 》 03摘要
带病体保险,从字面上来看是指为病患人群提供保障的保险,这一概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健康保 避带病体风险,一方面会影响承保效率,一方面存在着“保短期不保长期”、产品灵活性不足、理赔
险产品为管控风险,通常仅允许具有风险一致性的健康个体投保,广大带病群体被健康保险排除在外。 环节易引发纠纷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带病体人群后续的健康保障带来挑战。
从更广义的层面来看,带病体保险不仅包含允许带病人群投保的健康保险,还包含从健康状态持续保
障到带病状态的长期医疗保险,后者的风险管控实质与前者具有相似性。围绕广义的带病体保险内涵, 第三章:以投保认知、保险需求和实际体验为切入口对客户需求进行调研分析,主要发现:
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 ·带病体人群的健康需求旺盛,带病体保险的推广是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的,为健康需求付费的
意愿较强。
第一章:从我国社会保障需求、慢病管理国家战略导向、国外产品经验参考、国内产品发展状况 ·不同收入群体的保障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带病体保险的受众面较窄。低收入人群难以负担
四个方面提出带病体保险的研究背景,并按照以下五个层面分析带病体保险的发展在不同层面的深远 保费,富裕人群则对商保需求较低。
意义。 ·带病体保险的可及性较差,“投保无门”、“保障内容不足”等投保问题凸显。
·国家层面,有助于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填补带病人群保障缺口,助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
体系。 第四章:从供给端进一步对带病体保险的发展挑战进行分析,发现行业仍面临着多方面的发展挑
·社会层面,有助于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应对老龄化危机。 战,仍旧没有形成可持续地带病体风险承保模式,具体表现为:
·人民层面,可优化健康服务体系,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体验感。 ·政策端:政策指导及落地支撑相对有限。市场尚处于“有鼓励导向、无实质落地支撑”的局面,
·产业生态层面,有助于医、药、险联动,带动消费型医疗,促进医药行业创新发展。 实践中遭致以问题的眼光来看待发展,而不是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行业自身层面,有助于打破发展困境,推动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健康险产品升级转型, ·保司端:面临多重制约。数据制约使得保司对于带病风险难以形成准确认知,风控手段的有效
为健康险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增长引擎。 性难以验证;渠道定位 / 资源制约使得保司缺乏合适的销售场景。
·客户端:潜在客户投保动力缺失。带病体人群期望获取保险保障,但认知存在差异,供需不匹
第二章:对国外和国内的带病体保险发展现状进行详细梳理,主要发现: 配现象严重。
·国外带病体保险的经营是“强政策支持型”的,并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规律:在发展初期,通过 ·产业端:与健康管理融合不深。医、药、险协同不强,难以为带病体保险提供更多的风控管理手段。
政策或法案明确界定“既往症”,并允许此类既往症人群可保,但有加费或者保障限制;在发展后期,
政策通常要求完全忽略既往症限制,即健康保险对于既往症人群完全可保,但政府对经营的保险公司 第五、六章:对我国目前带病体保险的产品内涵、保障模式、风险经营等要素进行总结归纳,并
提供风险补贴或税收减免。 在第六章针对所总结的内容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国内带病体保险的经营则更依赖于带病体的风控手段,涌现出三类承保形式:一是以惠民保为
代表的不限制被保人患病状态的健康险,也包括早年出现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均通过团体形式形成 在老龄化加剧、慢性病高发的背景下,带病人群的健康保障需求不断扩大,带病体保险作为一类
不同风险程度人群之间的共济来分散风险;二是以费率可调长期医疗险为代表的“提前上车”逻辑, 解决带病人群保障空白的商业健康保险,不仅契合“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还能为进入发展瓶颈的
客户通过持续投保,以便在患病时仍可以按未出险人群一样的价格享受保险保障,风险主要依靠健康 健康保险市场提供增量。带病体保险的发展和创新契合健康中国 2030 和慢病管理国家战略,有助于
人群的运营留存和费率调整来控制;三是当前行业探索较多的为疾病进展、复发、转移提供保障的慢 推动保险公司市场化改革和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满足带病群体的投保需求。在国家鼓励发展政策
病险 / 复发险,保司通过承保告知、理赔除外约束等一系列基于产品本身的规则进行风控。 的护航和保险公司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带病体保险这一蓝海市场必将被充分挖掘,最终走出符合我国
基于国内外产品发展历程,聚焦国内较常见的带病体保险形式,对两款典型产品投保规则、保障 国情的带病体保险发展道路。
范围等方面的利弊进行讨论,总结发现代表产品以“严进宽出”或“既往症可保不可赔”的方式来规
04 《 2 0 2 4 带 病 体 发 展 报 告 》 0536000303200025 2800024000202000016000120001580001040000 52000 2005 2010 2015 2020年份
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万人)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65老年抚养比
图 1:2000 年 -2021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及比例 1慢性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专题报告》显示,我国
慢病人群数量已超 4 亿人,15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 34%,65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 60%(国家卫生
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2021)。且基本全民覆盖的医保政策下,我国的医疗费用支出不断攀升,导
第一章·研究背景与意义致了全人群广泛的医疗保障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放在
商业健康险上,但传统的商业险往往对投保者有着较高的健康要求,并不接受已经或者可能存在某些特定疾病的投保人,这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和社会问题。为缓解这一问题,政府多部门在《关
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中提到了推动开发覆盖次标体、带病体和老年群体等产品
目标(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2020)。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商业健康险进行创新以满足广
一、研究背景
大带病群体的投保需求,填补带病群体投保市场的空白,缓解日益加剧的医疗保障需求问题。
(一)老龄化加剧,带病体人群增多,保障需求日趋增强
(二)慢病管理成为国家战略,政策不断出台
带病体保险(pre-existing condition insurance),指带病体人群可以进行投保的保险,狭义
2007 年,卫生部发布《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
的带病体指的是在新的健康保险开始日期之前出现健康问题的(HealthCare.gov, 2023),或已被
要求建立全国慢性病防治和监测网络。2016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诊断或者正在等待诊断,已经或者正在接受治疗疾病的人群(The Association of British Insurers,
多处提及慢性病防治与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首次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
2023),更广泛的对于带病体的定义是在新的健康保险开始日期之前出现某些健康问题或服用某些
组成部分。2017 年,国务院针对慢性病防治,发布《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 年 )》,
药物或从事某项工作的人群(Claxton et al., 2016)。
从社会力量、医养融合、互联网三方面指出慢病管理的工作重点。2019 年,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
自 2001 年起,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老龄化速度更快、老年人口比
会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