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研究发现,
牛市是散户亏钱的重要原因
?
?
学者论文引起讨论
2019年6月,清华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伦敦政经和上交所的学者发表《泡沫与崩溃》论文,考察2014-2015年中国股市泡沫破裂期间金融市场对财富不平等的影响。
研究结果
在中国股市泡沫破裂期间,由于经验和技能的差异,导致2500亿元的财富从低收入群体转移到高收入群体,前者占比84.9%,后者占比0.5%。
研究背景
学者们以2014-2015年中国股票市场泡沫飙升直至破裂的时期为背景,这是中国股市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期间市场经历了剧烈的波动和动荡。
驾驶小船驶向风暴
波动对投资来说不一定是敌人,但对于经验不足的人来说,驾驶小船驶向风暴中风险较大,需要清楚知道何时撤退,以避免遭遇不幸。
泡沫与崩溃中的财富转移
在牛市中,股票市场前0.5%的家庭获得了收益,而最低的85%的家庭损失惨重,高达2500亿人民币。
牛市与熊市对比
在熊市相比,资产差异难以造成显著回报差异,牛市加剧了财富不平等,文章将探讨这种现象的解释。
交易活跃的影响
牛市与熊市对比
阿尔弗雷多等学者研究
阿尔弗雷多等学者研究证实,过去的五十年间,全球财富不平等现象激增,引人注目。
极端高收入人群份额飙升
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则是极端高收入人群的财富份额正在飙升,即便他们只占总人口前0.01%。
财富集中度提升
VS
金融投资的收益不均是激化财富分配不公的重要诱因,有钱人可能获得更高的平均回报。
皮凯蒂的观点
皮凯蒂的畅销书《21世纪资本论》强调了金融投资收益不均对财富分配不公的贡献。
金融投资的收益不均
投资收益差异
泡沫经济的重要性
泡沫经济在发达国家中已不常见,在发展中国家却仍然异常普遍,对全球金融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泡沫崩盘时期的特点
泡沫崩盘时期总是伴随着异常高的交易量和收益率波动,市场大规模洗牌,财富重新分配。
泡沫起落的阶段
与平静时期相比,泡沫起落的阶段往往输赢无定,即使牛顿这样的伟大投资者也曾在南海泡沫中遭受重创。
泡沫崩盘期的特点
巴塔林泽的观点
巴塔林泽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反复出现的极端价格波动,哪怕只是短期现象,也会对数亿国民的日常行为和经济水平产生长远影响。
市场条件对比
为了将这种极端情况产生的财富再分配与市场条件平静时期作对比,我们也对2014年6月之前两年半的数据进行了同样的分析。
中国泡沫破灭事件
我们以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的中国泡沫破灭事件作为背景,上证指数大幅波动,涨幅和跌幅均超过40%。
生活经历的影响
马尔门迪尔和纳格尔的研究发现,早期的生活经历对个体具有重大意义,甚至能跨越几十年来主导我们的经济决策。
中国股市泡沫背景
投资者账户分类
通过上交所,我们获得了约4000万账户的详细持有量和交易记录,按散户、机构、企业帐户分类。
散户的细分
研究开始时,将深沪交易所的持股总和与账户现金持有量相结合,将散户分为四个类别。
投资群体的账户价值
公司持有市场价值的64%,但交易额仅占2%,机构贡献11%的市场价值与12%的交易量。
散户的交易量
散户虽然仅占市场价值的25%,但却占据了交易量的近90%,显示了其在市场中的活跃角色。
资本权重与数量份额
四个散户群体的资本权重与数量份额相对平衡,但账户数量上,低财富群体占据多数。
散户与富人
顶层的0.5%富人们则支配着巨额资产,而拥有最微薄财富的群体是所有家庭账户的85%。
投资者账户分类
010402050306散户投资情况重点研究
我们将重点研究散户群体的投资情况,该领域占总交易量的近90%,以深入理解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活动和策略。
富人减持股票
富人退出市场
散户投资情况分析
在繁荣时期,收入最高的0.5%的家庭进入了股票市场,而收入最低的85%的家庭减少了他们的股票持有量,高峰期过后不久,富人迅速退出市场。
富人将部分股票出售给较小的个体散户,另一部分则出售给企业,这一现象在市场高峰期过后不久发生,涉及到富人投资者和散户、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
计算流量及交易收益
我们为不同的财富组计算流量及交易产生的收益和损失,以相同初始持有量的买入持有投资者作为基准。
85%投资者损失巨大
从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收入最低的85%的投资者损失超过2500亿人民币,而在这18个月期间,收入最高的0.5%的家庭却获得高达2540亿回报。
财富组交易收益计算
财富再分配
假设投资于股市的每一元人民币都追踪市场指数,就可以忽略复杂的投资组合。这时,财富再分配中,约有千亿归因于流入和流出市场的资本。
01.
财富重新分配机制
异类投资组合收益
剩余的1500亿人民币的财富流动就可以是归为异类投资组合的结果,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与2014年6月的初始股权财富相比,在18个月之内累积的收益。
02.
底层损失28%资金
最底层的人群损失了28%的资金,最富裕的群体却获得了31%的收益,这明显超过了初始股权财富的重新分配比例,显示出资本流动对不同层次投资者的影响。
03.
投资规划平衡需求
投资组合选择模型
简单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结合股票市场的不同组合,能够解释部分研究中出现的财富流动模式。
交易占比与影响
然而,再平衡所驱动的交易(或与市场收益成线性关系的反馈交易策略)仅占财富转移的一小部分,不到10%。
投资规划的需求
对于发现的财富再分配现象,我们考虑了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净值不同的投资者具有不同的投资规划平衡需求。
030201家庭投资技能差异
家庭投资技能的差异
家庭投资技能的差异被认定为导致样本中财富再分配现象的主要因素,尤其在市场一级的千万人民币重组中。
市场时机的不佳
缺乏经验与损失加倍
近一半的小投资者在市场中遭受损失,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时机选择的不佳,显示了缺乏经验的投资者更容易受损。
与泡沫破灭之初的投资者相比,泡沫破灭时期进入市场的人群更缺乏经验,因此遭受了翻倍的损失。
市场进入者分析
在新进入者中,虽仅占投资资本的18%,但却有30%的财富被转移,揭示了底层家庭股票收益的严重萎缩。
市场层面新进入者的占比
最顶层的0.5%家庭总能做出正确预测,而底层的85%家庭交易导致股票收益萎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泡沫崩溃期间,时机波动和交易量飙升,使得选股能力较差的小微投资者资产不断蒸发,财富逐渐集中。
家庭交易与收益预测
小微投资者与超级富有人群选股能力存在差异,而在泡沫崩溃中,这种差异放大,导致小微投资者资产蒸发。
选股能力与蒸发资产
01020403资产蒸发与财富集中
资金分配
资金量最大的0.5%的投资者在泡沫破裂事件中获得了巨大利益,而最底层的85%却损失惨重。
政策导向问题
金融素养
金融市场与贫富差距
结果暴露出了政策导向的问题,盲目参与金融市场可能导致财富差距扩大,政策需关注。
在金融素养和市场参与度普遍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出现政策导向问题,需加强金融教育。
盲目投资危害
在充满泡沫和崩溃的金融市场中,贫困、财务紧张的群体盲目投资会导致本就微薄的资产再次缩水。
关注盲目投资
发展中国家政治家和学者应强调,积极参与股票市场需谨慎,盲目投资可能适得其反。
盲目投资的代价
早期不稳定和不宽裕的生活经历对数十年后的个人经济决策拥有长期影响。
生活经历影响决策
发展中国家政治家和学者有义务谨慎引导穷人参与股市,强调盲目投资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谨慎引导
生活经历与经济决策
THANKS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