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震旦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讲师训练教材
人力资源与培训类(HTJ006)
学习心理与学习原理
学习的原理原则
□ 联结论
认为学习是一种「刺激—反应」之间的联合或联结,以建立行为习惯。
□ 认知论
主张学习是个体对于情境的知觉系统的组织与重组。
由于目前许多教学原理及教学方法大都根据联结论及认知论之试验研究而来,故在此针对此两派论点再加说明:
( 不同的训练内容适用不同的学习理论
若训练系以动作及技能之操作学习为主时,应用“联结论”较能说明学习的意义与原则;而对以学习思考及解决问题为主的训练,则以应用“认知论”较能说明学习的意义与原则,而对以学习思考及解决问题为主的训练,则以应用“认知论”较能说明学习的意义与原则。
( 不同的训练对象适用不同的学习理论
程度高的学生宜提供较复杂的教材,即偏重于知识课程,宜应用“认知论”。反之,程度低的学生宜提供较简单的教材,即偏重操作性课程,则以“联结论”为较适合。
总之,两种学派各有其优点和长处,必须视教材、学生与情况加以弹性适用,才会产生最佳训练效果。
学习心理与学习原理
学习曲线
将学习进步情形,按数学原理,以横坐标代表练习的次数,以纵坐标代表学习成就,即可绘成一条曲线称之学习曲线。
( 学习的初期
开始学习的效率高的原因为:
( 开始时兴趣高,注意力集中。
( 学习的项目其成分大部分为已具有的知能。
( 新的知能与旧的知能非常类似。
而开始时学习慢的原因有:
( 未能进入学习的情境。
( 缺乏学习的动机。
( 教材的内容不适宜。
学习心理与学习原理
学习曲线
( 学习的高原期
学习者在学习的某一阶段,会觉得停滞而没有进步的现象谓之学习高原,其原因大致如下:
( 连续学习时间过久,导致学习疲劳。
( 教材之不衔接,基本知能不足。
( 不良之习惯养成。
( 学习动机及成就感消失或减落。
□ 学习曲线的分析
( 学习初期(A):学习初期进步迅速,也叫做开始的跃进。
( 高原期(B):学习到了相当阶段,进步可能停滞不前,这便称为高原期。
( 生理的限度(C):若干机能的学习,到了某种程度,因为生理的限度,虽然加倍练习,也不会再有进步称之。
学习心理与学习原理
学习迁移
□ 学习迁移
( 正向迁移:旧学习的效果有助于新学习时。
( 负向迁移:旧学习的效果阻碍于新学习时。
成人的学习原理与原则
成人的学习原理
□ 成人是通过做而学的
□ 过去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
□ 遗忘性强,耐久性差
成人的学习原理与原则
成人在学习状态下的心理需求
□ 希望能投入、参与
□ 希望能被尊重
□ 希望能知道为何要学
□ 希望所谈之课程有实际应用价值
□ 希望能受到内在与外在激励
成人的学习原理与原则
成人学习的特性
□ 过去的经验影响学习
□ 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与动机
□ 学而时“忘”之
□ 想即学即用、实务导向
□ 学习速度慢、耐久性差
□ 自我观念强、易流于固执
成人的学习原理与原则
成人学习的原则与运用
□《自动原则》
( 自己+主动+活动=自动
( 鼓励参与+小组讨论+采用竞赛
□《社会化原则》
( 化个人为企业人
( 教学活动设计+状况演练+经验分享
□《熟练原则》
( 刺激—反应—增强
( 实作练习+技能鉴定+复训教学法
讲授法
□ 性质:讲师以演讲方法单向地传达训练内容。
□ 适用状况:
( 能同时对多数学员授予知识观念。
( 对知识教育有效。
( 不受学习人数限制,经济有普遍性。
( 讲述的资料容易记录并能保有其有效性。
( 是学生最熟悉的教学方式。
□ 限制:
( 缺乏将知识付之行动的效果。
( 缺乏自动思考、被动性大。
( 不能长时间地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 在技能方面的教学,有效性受限制。
( 较不易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学法
研讨法
□ 性质
专业人士藉着分享、交换意见来达到学习新知识、新观念之目的。
□ 使用状况:
( 易激起学生研讨及学习的兴趣。
( 借由讨论教易启发个人思考、表达能力及批评与被批评的技巧。
( 能集体思考,易与工作实务相结合。
( 增进学员相互的人际关系。
( 增加教师了解学生的机会。
□ 限制:
( 人数过多时,会影响讨论的效果,且耗时长。
( 如果教师缺乏主持讨论的经验,或讨论前缺乏详细的计划,则教学效果不易达成。
( 较复杂的问题无法讨论。
( 学员对议题非具充分知识不可,若事前未有准备,则讨论内容空洞零散。
( 较难定下结论。
教学法
直接指导法
□ 性质
由受过教导训练之资深员工直接指导工作之步骤。
□ 流程
(1)准备 (2)示范与说明 (3)学员试做 (4)追踪
□ 适用状况:
( 技术性指导效果好。
( 新人、新手的训练。
( 行为的辅导或作业员的指导。
□ 限制:
( 人数少。
( 师父带徒弟,受限于教者的动机与教的技巧。
教学法
个案法
□ 性质
面对一个例子,学员要针对该例子之状况与发生因素,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并加以讨论,类似医院病例、法院判例等。
□ 适用状况:
( 多增加接触经验。
( 了解判断及决策。
( 学习问题解决方法。
( 从不同角度来了解事情、了解别人的想法。
( 启发学习兴趣。
( 增进学习效果。
( 培养思考能力/知与行的能力。
( 提供决策经验。
□ 限制:
( 个案资料不够真实。
( 状况太单纯。
( 没有领导出正确方向。
( 参与者投入的情况不同。
( 学员必须彼此了解、语言一致。
( 较费时间。
教学法
角色扮演
□ 性质
让学员扮演一特定角色,即在扮演别人角色中,使学员体会别人之感受,增进个人之人际敏感度。
□ 适用状况:
( 容易引起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