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目 录
第一部分 序言糠?股票发行上市可行性分析
某 某 银 行 面 临的 环 境 分析 7
页发行上市的法律基础 15
页发行上市的必要性分析 ..18
页
第三部分 某某银行发展战略设计 .. ..21 页
某某银行的竞争优势 .21 页
某某银行发展战略思想 .23 页
第四部分 某某银行重组方案设计 26 页
股本设计 .. 26 页
创新的重组思路 ..29 页
传统的重组思路 ..31 页
关于期股、期权的探讨 ..36 页
第五部分 募集资金运用 ..39 页
银行上市公司募集资金运用 .39 页
某某银行竞争优势分析 .40 页
募集资金运用 .43 页
第六部分 发行定价 .45 页
发行定价方法 ..45 页
发行定价的步骤 .. 51 页
第蟹桨?.53 页
.53 页 发行方式
发行时机 .57 页
股票上市地的选择 ..58 页
第八部分 发行上市辅导 ...59 页
第九部分 某某证券的工作队伍 .63 页
.69 页 第十部分 承销费用
第十一部分 某某证券业绩 ..71 页
.71 页 资本实力 ...
人才和网络优势 72 页
投资银行业务 ....74 页
76 页 研究开发能力
证券经纪业 77 页
国际业务和国债业务 ... .78 页
.80 页 第十二部分 某某证券服务承诺
某某证券的优势 80 页
.83 页 服务承诺 ..
第十三部分 从业资信序言
1995年,某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某银行” )经中
国人民银行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中华人民共
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改制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资本为
25 亿元人民币。
经过兄鸩叫纬闪俗约旱木厣滴?br>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截止 1999年底,全行总资产达到 613.53
亿元人民币;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 501.58亿元人民币;本外币贷款
余额 305.47亿元人民币;累计实现利润 22.81亿元人民币。
某某银行通过股票的发行并上市,有利于进一步探索中国商业
银行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综合发展战略;有
利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增强竞争能力。
本书要旨
通过对 21 世纪社会经济环境、信息技术革命、 WTO进程、金融
业混业经营、 中国宏观经济的分析, 提出某某银行发行股票并上
市是扩大经营规模, 防范金融风险, 更好的为高科技、 中关村科
技园和首都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是将
某某银行建成科技现代化、 集团化、国际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需
要。
某某银行的发展战略思想: 立足北京, 着眼于中小高新科技企业
和国有大型企业的批发业务, 快速推进以电子化、 网络化为特征
的虚拟银行的零售业务, 建成科技现代化、 集团化、 国际化的多
功能股份制商业银行。
第行的重组, 提出的创新思路是: 存量发行与增量发
行相结合的方案。 即在发行社会公众股的同时, 原股东持有的部
分存量股本以相同价格配售给社会公众, 原有股东以出售股票获
利组建资产管理公司, 并按银行帐面价格等价向某某银行购买其
逾期贷款等不良资产。并建立期股、期权激励机制。
某某银行的募集资金运用: 增设营业网点, 拨付分支行营业资本
金;发放贷款;银行电子化及网络银行建设。
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DCF)、可比公司模型
和经济收益附加值( EVA)模型的价值评估方法,提出某某银行
高市盈率价格区间: 6~14 元。
通过引入路演、 累计投标制、 战略投资者、 超额配售权等国际通
用做法,采用网上发行和网下向法人配售相结合的方式, 选择有
利的发行时机、发行地点,保障顺利发行。
王开国 博士 某某证券董事长、总裁 主持某某银行项目工作,
组织拥有丰富投资银行经验, 参与过浦发银行、 民生银行项目工
作的队伍,为某某银行本次股票发行并上市工作服务。 将运用在
主承销银行项目工作中积累的经验, 对某某银行进行发行上市辅
导。
某某证券承诺:承销佣金比例为 1.5%;免收上市推荐费;免收
上市辅导费; 贵行上市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费用, 由某某证券先行
垫付。
某某证券为中国金融界的股份制运营工作做出过积极的贡献, 是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的新股主承销商, 并正在为深
圳发展银行配股进行准备工作。 某某证券对金融行业的经验和理
解程度在中国各大券商中首屈一指。 我们有决心、 有实力、 有能
力担任某某银行主承销商。
我们热切地期待着,并预祝某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及
上市工作圆满成功。
第狈⑿猩鲜锌尚行苑治?br>某某银行面临的环境分析
(一)对 21 世纪初社会经济环境的总体判断
21 世纪初,经济一体化、新技术革命以及相应的结构调整将成
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在这三大趋势下,全球金融市场
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金融业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将发生重
大变革,代表商业银行发展方向的电子化、综合化、集约化浪潮将
被加速推进。
历经 20 年高速发展后,中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典型的体制转轨、
结构调整和进一步对外开放时期。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 WTO,这些
方面的变化都将明显加快,并对银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 国民经济外向型程度明显提高。据有关部门预测,至 2005年,
进出口贸易量将由 1999 年的 3600 亿美元增加至 6000 亿美元,国民
经济外向型程度的明显提高将促使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作相应调整;
第二 产业结构重大变化带来的影响。 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
大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大大缩小,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逐步降低,
第三产业迅速扩大。特别是受世界经济的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迅
猛发展,将对商业银行的客户选择、业务结构、服务方式、服务手
段和管理体制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个人财富占整个社会财富的比重逐
步提高。个人部门的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
越重要,从而引起商业银行客户结构、业务结构和服务方式的重大
变化;
第玫厍峁菇⑸羁瘫浠6康厍瞪都涌欤?br>部分城市将率先实现现代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中西部地
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形成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产业群。
(二)信息技术革命对未来银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飞跃,也引起人类社会经济生
活的巨变,使 21 世纪成为“数字化社会”和“网络经济”的时代。
这一巨变使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受到强烈冲击。特
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将给银行业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据预测,
在西方国家, 2000 年网上银行业务量将占传统银行业务量的
10~20%,由此揭开了网上银行作为一些银行首要服务通道的序幕。
目前,中国的银行业电子化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全国金融
数据通讯网络基本框架已经建成,现代支付体系及“三金工程” (即
金桥、金卡、金关工程)的建设也在积极推进。 90 年代中期,网上
银行服务也已应运而生,据预测,到 2005年,国内网上银行业务量
将占到银行业务总量的 20%左右。
(三)加入 WTO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加入 WTO 后,我国银行服务市场的大门将向国际社会开放, 外
资银行大举进入,并将凭借其在多方面的优势,同国内银行业展开
竞争。同时,由于“入世”后,国内的很多企业将受到冲击,也势
必会影响银行业的发展,国内银行将主要通过加快业务创新、改革
经营管理体制、推进集团化和综合化经营、实施资本运作、增强资
本实力等措施来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
(四)混业经营的大趋势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混业经营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发展
的基本要求。去年,美国也在法律上突破了分业管理的限制,确立
第业经营的模式。此外,在原有的混业经营的国家中,
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商人银行业务,积极同证券业务联
姻,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鉴于此,国内中等规模的商业银行也应跟上这一发展潮流。
特别是目前根据多方面信息判断,我国在金融管制方面也可能有所
松动,如利率市场化进程将大大加快;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内商业银
行的多元化甚至是混业经营很可能采取默许、试点及鼓励的政策;
商业银行的收购兼并和上市受到政策支持等。这些发展方向,更需
要商业银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资本整合,才能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
竞争和迎接潜在的发展机遇。
(五)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2000 年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开始, 历年 GDP增长见下图: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978—1999 年 GDP增长变化图)
第济平衡增长的同时,各项有效需求不足。投资增
长缓慢是经济增长下降的主要原因,见下图:
%
40
35
30
25
20
15
102
03
.
02 3
- 9
0 5
. 900(1978-1999 年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投资增长变化图)
居民消费增长缓慢,见下图:
%
35
30
25
20
15
100 出口受阻,见下图 :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5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
第货紧缩等问题,见下图:
%
40
30
20
10
-10.101.401.701.011.101.401.701.011.101.401.701 .011-20
(1997-1999 年出口月同期比增长变化)
%2
10
.
-1 7
01-2
-3
-4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
第融形势方面,市场利率继续呈下降态势,见下图:
同业拆借月均利率
债券回购月均利率
12
(1999年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月均利率走势(单位: %))
800
同业拆借月成交量 600
债券回购月成交量
400
20012
(1999 年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月成交量图)
第期有望走出低谷,见下图:
22
18
14
10 数
指 6-2
199604 199704 199804 199904
-6
-10
时间(季度)
当期收入信心指数 未来收入信心指数
(居民收入信心指数变动时序图)
但居民储蓄意向有所下降,见下图:
57 30
56 29
)% )
% 55
28 (
(
27 比
占
比 54
占
26 数
数 53
人
人
25 的
的 52
”
” 51
24 西
钱
东
存 50
23 买
续
钱
继 49
22 取
“
“
48 21
47 20
199801 199802 199803 199804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