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9.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正轴测图——投射方向垂直于轴测投影面
斜轴测图——投射方向倾斜于轴测投影面
一、基本概念
将物体连同确定其空间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叫做轴测图。
用正投影法形成的轴测图叫正轴测图。
用斜投影法形成的轴测图叫斜轴测图。
得到轴测投影的面叫做轴测投影面。
二、轴测图的形成
1.正轴测图的形成
改变物体和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使物体的正面、顶面和侧面与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用正投影法作出物体的投影。
▲ 用正投影法
▲ 物体与投影面倾斜
不改变物体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改变投射线的方向,使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
2.斜轴测图的形成
▲ 用斜投影法
▲ 不改变物体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物体正放)
三、两个基本概念和一条基本规律
1. 轴测轴和轴间角
?X ? 轴测轴
物体上 OX, OY, OZ
投影面上 O?X ? 谖锾迳系淖曛嵩谕队懊嫔系耐队敖凶鲋岵庵幔岵庵峒涞募薪墙凶鲋峒浣恰?br>轴间角
坐标轴
2. 轴向伸缩系数(变形系数)
X轴轴向伸缩系数
Y轴轴向伸缩系数
Z轴轴向伸缩系数
物体上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在轴测图上
的长度与实际长度之比叫做轴向伸缩系数。
3. 平行性规律
在原物体与轴测投影间保持以下关系:
★ 两线段平行,它们的轴测投影也平行。
物体上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其轴测投影有何特性?
★ 两平行线段的轴测投影长度与空间长度的
比值相等。
凡是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就可以在轴测图上
沿轴向进行度量和作图。
注意:与坐标轴不平行的线段其伸缩系数与之不同,
不能直接度量与绘制,只能根据端点坐标,作
出两端点后连线绘制。
四、轴测图的分类
轴测图
正轴测图
正等轴测图 ?
正二轴测图 ?
正三轴测图 ? 馔?br>斜等轴测图 ?
斜二轴测图 ?
斜三轴测图 ? 戎岵馔?br>一、轴向变形系数及轴间角
轴向变形系数:p ? 角:?X1O1Y1 ? 嵯虮湫蜗凳簆 ? 嫣宓恼戎岵馔蓟?br>⒈ 坐标法
例2:已知三视图,画轴测图。
⒉ 切割法
⒊ 叠加法
三、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画法
⒈ 平行于各个坐标面的椭圆的画法
平行于H面的椭
圆长轴⊥O1Z1轴
平行于V面
的椭圆长轴
⊥O1Y1轴
平行于W面的椭
圆长轴⊥O1X1轴
平行坐标面的圆的轴测投影
实际圆的轴侧投影
简化系数圆的轴侧投影
?1? 画圆的外切菱形
?2? 确定四个圆心和半径
?3? 分别画出四段彼此相切的圆弧
四心椭圆法
●
●
●
●
例4:画圆台的正等轴测图
⒉ 圆角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简便画法:
?1? 截取 O1D1= O1G1= A1E1 ?
=圆角半径
?2? 作 O2D1⊥O1A1 , O2G1⊥O1C1
O3 E1⊥O1A1 , O3F1⊥A1B1
?3? 分别以 O2、 O3为圆心, O2D1、
O3E1为半径画圆弧
?4? 定后端面的圆心,画后端面
的圆弧
?5? 定后端面的切点D2、G2、E2
?6? 作公切线
例5:
9.3 斜二轴测图
一、轴向伸缩系数和轴间角
轴向伸缩系数:p ? 牵??
?X1O1Y1 ? ⑵叫杏诟髯昝娴脑驳幕?br>由于两个椭圆的作图相当繁,所以当物体这两个方向上有圆时,一般不用斜二轴测图,而采用正等轴测图。
斜二轴测图的最大优点:
物体上凡平行于V面的平面都反映实形。
三、斜二轴测图画法
例6:已知两视图,画斜二轴测图。
9.4 轴测图中的剖切画法
为了表示零件的内部结构和形状,常用两个剖切平面沿两个坐标面方向切掉零件的四分之一。
一、画图步骤
⒈ 先画外形再剖切
⒉ 先画断面的形状,后画可见轮廓。
0.5
二、剖面符号的画法
⒈ 正等测
⒉ 斜二测1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