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组织 > 机构类型 > 集团公司 >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QC小组成果报告56页PDF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QC小组成果报告56页PDF

花园城大***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5402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56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8/13(发布于四川)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QC小组成果报告56页PDF”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QC小组活动成果总结报告
高空大跨度型钢砼
组合结构及其桁架梁
质量控制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工程公司508QC小组
2013年3月8日
一、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曼巴特(张家港)购物广场 建设地点 张家港市朱港巷路南侧
曼巴特(张家港)投资发展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汉嘉设计院
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268374 m2 用 途 张家港市购物办公娱乐
结构类型 框架核心筒 结构层数 22层、21层、7层
开工日期 2012.10.19 竣工日期 2014.6.30
质量目标 苏州市级优质结构工程奖
主体结构在24~27与P~Q轴间(标高-6.05m~18.35m处)设计跨度34.0m,悬
空高度为24.4m的型钢混凝土桁架梁,砼强度C35。桁架梁上弦梁、下弦梁截面尺
寸分别为800×1200mm 、下弦梁截面尺寸均为800×1600mm,箱形钢支撑截面尺寸
600×500×35×35mm,相连的一般型钢混凝土梁截面尺寸为500×1200mm。
1、桁架梁跨度大(37.6m),高空(梁净高23.2m)布置,结构荷载重(梁下
工 程
集中荷载12.6KN),高大支模支撑架搭设难度大,危险性高;
特 点 2、上(下)弦杆与钢支撑节点处,型钢安装与钢筋布置复杂、紧密,钢筋绑
扎难度大;
3、平面为椭圆形,型钢砼桁架、型钢砼柱为斜向布置,一般型钢砼梁与桁架
不垂直,外围为椭圆形钢筋砼梁,高支模架施工困难,砼成形质量要求高。
制表人:陈永华 日期:2013年11月18日
型钢砼桁架梁
型钢砼桁架节点
曼巴特(张家港)购物广场外观效果图
二、QC小组概况
QC小组情况简介表 表-2
小组名称 苏中公司五公司508QC小组 成立时间 2013年3月
注册时间 2013年3月8日 注册编号 SZ-QC2013-03-08
高空大跨度型钢砼及其桁架
课题名称 课题登记号 SZ-QC2013-03-08
梁质量控制
课题类型 攻关型 年检注册号 SZ-QCJ2013-03-08
活动时间 2013年3月8日~2013年12月10日
制表人:陈永华 日期:2013年3月10日
QC小组成员简介表 表-3
性 文化
序号 姓 名 年龄 职称 职务 小组分工
别 程度
1 周金根 男 47 高工 项目经理 大学 组 长
2 王其宏 男 43 助工 项目副经理 中专 副组长
3 陈永华 男 47 工程师 项目技术负责人 大学 副组长

4 王其明 男 40 助工 质量员 中专 组 员

简 ? 员 施工员 中专 组 员

6 王赛 男 28 工程师 施工员 大学 组 员
7 邱燕 女 32 工程师 施工员 大学 组 员
8 盛伯根 男 30 助工 预算员 大学 组 员
9 解华 男 54 技术员 安全负责人 中专 组 员
10 张强 男 26 助工 班组长 中专 组 员
小组成员7人,均接受过60小时以上QC教育,有丰富的现代化施工管理经验,熟悉QC小组活动所遵循的“四个阶段
和十个工作步骤原理”。
制表人:陈永华 日期:2013年3月10日
三、选题理由和选题
理由1:(公司要求) 高
高空大跨度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桁架梁在房屋建 空
筑中应用较少,具有较强的新意。本公司决定通 大
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科学的解决依据,编写施 跨
工工法,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积累经验。 度

理由2:(业主要求) 筋
型钢砼组合结构桁架梁作为本工程结构的部分主 混
要支撑体系,其结构安全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凝
业主方要求施工方对本桁架梁施工作为关键工序
施工,在质量上、工期上严格控制。 土


理由3:(现场要求)

该桁架梁存在高、大、难等现场施工特点,该模
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24m,跨度超34m,属于具有 质
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是工程成败的关 量
键。 控

四、现状调查
高空大跨度型钢混凝土结构组合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将越来越多,但是总体此类工程质
量不尽如人意,尤其会发生坍塌事故,造成较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2013年10月3日至18日,
组织QC小组成员对公司在张家港新建曼巴特购物广场工程型钢砼结构、已竣工的二个工程:
无锡金太湖工程项目、无锡盛世新城工程项目质量进行现场检查,实测327点,不合格点50
个,合格率84.7%。其质量缺陷见表-4:
高空大跨度型钢砼组合结构质量缺陷调查表 表-4
序号 存在问题 频数(点) 频 率 累计频率
1 实测 截面尺寸超偏 27 54% 54%
2 目测 砼观感缺陷 12 24% 78%
3 实测 轴线位移 ? 测 标高偏差 ? 其它 ? 50 100%
制表人:陈永华 时间:2013年10月20日
注:砼观感缺陷指蜂窝麻面、缺棱掉角、翘曲不平等
从质量缺陷排列图上可以看出高空大跨度异
高 形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超偏和观感缺陷是影
频数 累计频率
空 N=50 (点) 响工程质量的主要缺陷。 (%)
大 100%
跨 50 100
度 C类 88% 94%
45 90

B类
钢 40 80

35 A类 78%
凝 70
27
土 30 60

构 25 54% 50
质 20 40
量 12
缺 15 30

10 ? >0 0
截面尺寸超偏 观感缺陷 轴线位移 标高偏差 其它
制图人:陈永华 时间:2013年10月20日
五、确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目 标 型钢混凝土结构质量一般项目合格率达到90%以上。
有利因素:
1、公司、分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在资金、人力和物力上提供全力支
持,保障本小组活动顺利开展。
2、小组全体成员参加当地主管部门组织的QC基础知识培训班,观摩
可 QC创优项目部,增加操作经验和提高活动组织能力。
行 3、业主、监理和设计方也积极参与本小组活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
持。
性 4.、项目部管理制度健全、技术力量雄厚、组织管理到位,为目标实
论 现打下坚实基础。
证 实施难点:
1、施工难度大、危险性高。
2、施工人员缺乏钢筋砼桁架梁类似施工经验。
结论:
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高起点,
严要求,精心组织,定会克服困难,保证目标值一定实现。
六、原因分析
QC小组召开原因分析会,对型钢砼组合结构型钢安装偏差大、钢筋与H型钢连接和位置控制难,
模板工程及高空梁底支撑系统稳定性和刚度大控制难,型钢砼浇捣难度大等问题直接导致
的截面尺寸超偏、轴线位移、标高超标、砼观感缺陷等原因,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见关联

六、原因分析
质量缺陷分析关联图
绘制人:陈永华 时间:2013年10月20日
七、要因确认计划表
要因确认计划表 表-5
序 末端因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标准 负责人 验证时间

吊耳位置、钢丝绳吊点及绑扎方法正确(柱子吊
点为两侧,钢梁为两个吊点);型钢就位后,底部
临时固定,轴线对中,梁偏轴小于5mm,柱偏轴小
3mm;垂直度梁小于l/500,柱小于5mm;桁架梁两端
型钢安装、焊接
支承面最外侧距离高差(+5,-9mm),桁架梁跨中高 现场检查
1 方法、顺序有问 合格率85% 陈永华 13.06.30
度±10mm, 接口处误差小于3mm,到位后施焊,从 校对

一方向向另一方向对称焊接;施焊后24小时后进行
超声波深伤检测。但现场误差有超过以上规定。在
焊接前应加以校正,以保证成型后型钢混凝土桁架
梁截面尺寸超偏较小,观感较好,轴线偏差小等。
吊点、绑扎方法应保证钢结构不产生变形,先试
吊;制作吊耳、焊缝事先进行检查,钢丝绳吊点,
绑扎方法正确(柱子吊点为两侧,钢梁为两个吊
吊装的程序、 点),事先进行交底,吊装时按技术交底进行检 现场检查校
2 合格率85% 陈永华 13.06.30
方法不对 查,确保了型钢件原始构件尺寸偏差在允许的范围 对
内(柱高度H为±3mm。截面h,连接处为±3mm,截
面宽度b为±2mm;梁长度L为±3mm。截面h,连接
处为±3mm,截面宽度b为±2mm)。
型钢构件加工工 在定做工厂内按照下料、制孔、拼接、组立、焊 作业人员
3 现场观察 陈永华 13.06.30
艺有问题 接、矫接、装配、焊接等工艺,符合加工要求。 100%认同
现场堆放和吊装方面,制定了地点要选在塔吊的回
叠放方法支点位 转半径内,且型钢件重量小于塔吊在该处的载重 现场检查校 作业人员
4 陈永华 13.06.30
置不对 量,堆放钢构件场地要密实,各层钢构件支点在一 对 100%认同
线上对正。
制表人:陈 永 华 时间:2013年10月22日
七、要因确认计划表
表-5
仪器没有检测就 检查测量设备合格证、复检资料,发现设备合格、 作业人员
5 调查分析 陈永华 13.4.30
使用 检测及时。 100%认同
作业人员接受交 项目部向班组交底清楚,班组向工人技术交底及时、 作业人员
6 现场检查 陈永华 12.12.1
底不到位 准确,交底记录明确 100%认同
梁钢筋穿过型钢柱时,预留洞与现场位置有出入,
因柱与梁斜交,钢筋穿过多层板,导致梁穿过柱肋部、
穿过柱翼缘板边部、此时,应与设计沟通,先调整钢
筋的直径、根数、排数(按照等强原则,钢筋直径超
型钢梁与型钢柱
过原钢筋,排数,根数减少,原留洞用钢板等强补强,
斜交,梁钢筋穿 专题会议 作业人员
7 新增洞也应按设计留置)达到设计的要求;钢筋不穿 陈永华 13.06.10
与不穿过型钢柱 讨论 100%认同
过型钢柱时,因斜交,部分钢筋锚固长度不足,如无
有难度
法焊接在梁锚固板上或柱腹板上时,应再焊接铁板,
再焊接钢筋,达到锚固要求。型钢梁钢筋与柱连接位
置正确,能确保梁、柱位置在砼成型后不超偏,砼观
感质量好达到设计要求。
制表人:陈 永 华 时间:2013年10月22日
七、要因确认计划表 表-5
调查技术复核记录、施工日记,询问有关责任人员, 作业人员 周金根
8 检查复核不到位 调查分析 12.10.30
发现检查不及时,记录失真。 100%认同 王其宏
设计变更调整钢 根据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调整钢筋的根数、直 现场检查 作业人员
9 陈永华 12.10.30
筋 径、规格,以达到实际的需要。 校对 100%认同
型钢砼浇捣难度 确定正确的浇捣线路,方法正确,型钢砼浇捣前设透 作业人员 周金根
10 会议讨论 13.06.15
大 气孔,交底到位。 100%认同 陈永华
对于小截面的型钢砼梁柱宜采用1对7字形的螺杆,
型钢砼结构中对
一端直接焊接在梁柱的腹板上;对于大截面的型钢 现场检查
11 拉螺杆使用有问 合格率90% 陈永华 13.04.15
柱,在腹板上留予留洞,螺杆直接穿过,梁的中下部 校对

螺杆加设双螺帽,符合要求。
制表人:陈 永 华 时间:2013年10月22日
七、要因确认计划表 表-5
检查高支模方案,发现计算数据有出入,技
专业人
高支模方案 术措施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修改。工程达到具 周金根
12 调查分析 员100% 12.10.22
有问题 有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工程,方案没有组织 陈永华
认同
专家论证。
钢管脚手架 钢管架的立杆间距,扫地杆,水平杆、剪刀 现场检查 合格率
13 陈永华 13.04.15
易变形 撑设置合理,符合要求 校对 88%
制表人:陈 永 华 时间:2013年10月22日
针对上述要因分别进行了确认
要因确认表1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负责人 确认时间
确认方法
吊耳位置、钢丝绳吊点及绑扎方法正确(柱
子吊点为两侧,钢梁为两个吊点);型钢就位
后,底部临时固定,轴线对中,梁偏轴小于
5mm,柱偏轴小于3mm;垂直度梁小于l/500,柱
小于5mm;桁架梁两端支承面最外侧距离高差
型钢安装、焊
(+5,-9mm),桁架梁跨中高度±10mm, 接口处 作业人员
接方法、顺序 陈永华 13.06.30
误差小于3mm,到位后施焊,从一方向向另一 100%认同
有问题
方向对称焊接;施焊后24小时后进行超声波深
伤检测。但现场误差有超过以上规定。在焊接
前应加以校正,以保证成型后型钢混凝土桁架
梁截面尺寸超偏较小,观感较好,轴线偏差小
等。
验证情况:2013年7月1日,QC小组副组长陈永华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吊耳位置检查正确、钢丝绳吊点、绑
扎、方法正确(钢梁为两个吊点,柱子吊点为两侧);型钢就位后,底部临时固定,轴线对中,部分梁偏轴6mm,合
格率有91%,柱偏轴小于5mm,柱偏轴合格率有92%;垂直度梁小于l/500, 合格率有94%,柱小于5mm,合格率有92%;
部分桁架梁两端支承面最外侧距离高差在+7,-15mm间,合格率仅有81%;桁架梁跨中高度±10mm, 接口处误差大于
3mm,有些达到6mm,不符合要求,合格率仅有8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部分桁架梁两端支承面最外侧距离高差在
+7,-15mm间,合格率仅有82%,合格率不高;接口处误差有些达到6mm,不符合要求,合格率仅有81%,因此,桁架梁
两端(含深化后分段的两端)支承面最外侧距离高差问题,接口处误差大是造成型钢砼桁架梁成型后截面尺寸超
偏,观感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我QC小组应主攻的问题。
结论:型钢安装方法、顺序有问题是主要问题
要因确认表2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负责人 确认时间
确认方法
吊点、绑扎方法应保证钢结构不产生变形,先试
吊;制作吊耳、有效焊缝事先进行检查,钢丝绳吊
点,绑扎方法正确(柱子吊点为两侧,钢梁为两个
吊装程序、方法 吊点),事先进行交底,吊装时按技术交底进行检 作业人员100%认
陈永华 13.06.30
不对 查,确保了型钢件原始构件尺寸偏差在允许的范围 同
内(柱高度H为±3mm。截面h,连接处为±3mm,截
面宽度b为±2mm;梁长度L为±3mm。截面h,连接为
±3mm,截面宽度b为±2mm)
验证情况:2013年6月30日,QC小组副组长陈永华到施工现场考察,吊点、绑扎方法应保证钢结构不产生变形,先试吊;制作吊
耳、有效焊缝事先进行检查,钢丝绳吊点,绑扎方法正确(柱子吊点为两侧,钢梁为两个吊点),事先进行交底,吊装时按技
术交底进行检查,确保了型钢件原始构件尺寸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结论:现场堆放有问题不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表3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负责人 确认时间
确认方法
型钢构件加工工 在定做工厂内按照下料、制孔、拼接、组立、焊接、 作业人员100%认
陈永华 13.06.30
艺有问题 矫接、装配、焊接等工艺,符合加工要求。 同
验证情况:2013年6月30日,QC小组副组长陈永华到定做工厂内考察,发现是按照下料、制孔、拼接、组立、焊接、矫接、装配、
焊接等工艺进行加工,符合加工要求,作业人员100%认同
结论:型钢构件加工工艺有问题不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表4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负责人 确认时间
确认方法
叠放方法、支点位置正确,为从现场堆放和吊装
叠放方法支点 方面,制定了地点要选在塔吊的回转半径内,且型
合格率85% 陈永华 13.06.30
位置不对 钢件重量小于塔吊在该处的载重量,堆放钢构件场
地要密实,各层钢构件支点在一线上对正。
验证情况:2013年6月30日,QC小组副组长陈永华到施工现场考察,叠放方法、支点位置正确,地点选在塔吊的回转半径内,
且型钢件重量小于塔吊在该处的载重量,场地要密实,各层钢构件支点在一线上对正。作业人员100%认同。
结论:现场堆放有问题不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表5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负责人 确认时间
仪器没有检测 检查测量设备合格证、复检资料,发现设备合 作业人员100%认 陈永华
13.04.30
就使用 格、检测及时。 同 杨凯
验证情况:2013年5月2日,QC小组副组长陈永华、成员杨凯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检查测量设备合格证、复检资料,发现设
备合格、检测及时。
结论:仪器没有检测就使用不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表6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负责人 确认时间
确认方法
作业人员接受 项目部向班组交底是否清楚,班组向工人技术
考核合格率85% 陈永华 12.12.1
交底不到位 交底是否不及时不准确,交底记录是否不明确
验证情况:2012年12月1日,副组长陈永华检查,项目部向班组交底清楚,班组向工人技术交底及时准确,交底记录明确。
结论:作业人员接受交底不到位,是关系到所做的分部项工程项目是否能交付使用,能否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应立即交底到
位,所以作业人员接受交底不到位不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表7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负责人 确认时间
钢筋穿过型钢柱时,预留洞与现场位置有出入,钢筋
穿过多层板,因柱与梁斜交,导致梁穿过柱肋部、穿过
型钢梁与型钢柱
柱翼缘板边部、此时,应与设计沟通,先调整钢筋的直
斜交,梁钢筋穿 作业人员100%认
径、根数、排数,再调洞,补强,达到设计的要求;钢 陈永华 13.06.10
与不穿过型钢柱 同
筋不穿过型钢柱时,因斜交,部分钢筋锚固长度不足,
有难度
如无法焊接在梁锚固板上或柱腹板上时,应再焊接铁板,
再焊接钢筋。
验证情况:2013年6月13日,QC小组副组长陈永华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钢筋穿过型钢柱时,预留洞与现场位置有出入,钢筋穿过多
层板,因柱与梁斜交,导致梁穿过柱肋部、穿过柱翼缘板边部、此时,应与设计沟通,先调整钢筋的直径、根数、排数,再调洞,补强,
达到设计的要求;钢筋不穿过型钢柱时,因斜交,部分钢筋锚固长度不足,如无法焊接在梁锚固板上或柱腹板上时,应再焊接铁板,再
焊接钢筋,所以,该未端因素实施时,偏差大,工序复杂。所以,钢梁与型钢柱斜交,梁钢筋穿与不穿过型钢柱有难度是要因。
结论:型钢梁与型钢柱斜交梁钢筋穿与不穿过型钢柱有难度是要因。
要因确认表8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负责人 确认时间
调查技术复核记录是否真实、施工日记是否根据现场实
检查复核不到位 际情况记载,询问有关责任人员,发现检查不及时,记录 考核合格率85% 陈永华 12.10.30
失真。
验证情况:2012年10月30日,副组长陈永华检查,调查技术复核记录真实、施工日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记载,询问有关责任人员,发现现场检查
不及时,记录失真。
结论:检查复核不到位是主要原因,对于现场检查不及时,记录失真的情况,要求对有经关人员教育,处罚,经整改要达到设计要求。
要因确认表9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负责人 确认时间
根据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调整钢筋的根数、直 现场检查 作业人员
设计变更调整钢筋 陈永华
径、规格,以达到实际的需要。 校对 100%认同
验证情况:2012年10月30日,副组长陈永华检查设计变更情况,发现设计变更能满足施工要求,并通过沟通,达到现场实际要求。
结论:设计变更调整钢筋不是要因。
要因确认表10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负责人 确认时间
型钢砼浇捣难度 是否确定正确的浇捣线路,方法是否正确,型钢砼浇捣前 周金根
考核合格率100% 13.06.15
大 有没有设透气孔,交底是否到位。 王其宏
验证情况:2013年6月20日,QC小组组长周金根、副组长王其宏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浇捣线路正常,方法正确,型钢砼浇捣前已设透气孔,
交底到位。
结论:型钢砼浇捣难度大不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表11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负责人 确认时间
对于小截面的型钢砼梁柱是否采用1对7字形的螺杆,
型钢砼结构中对
焊缝长度是否满足要求,一端直接焊接在梁柱的腹板
拉螺杆使用有问 考核合格率100% 陈永华 13.04.15
上;对于大截面的型钢梁柱,是否在腹板上留予留洞,

螺杆能否直接穿过,梁的中下部螺杆是否加设双螺帽。
验证情况:2013年4月15日,副组长陈永华到对于小截面的型钢砼梁柱采用了1对7字形的螺杆,一端直接焊接在梁柱的腹板上,焊缝长度满
足要求;对于大截面的型钢梁柱,在腹板上留予留洞,螺杆直接穿过,梁的中下部螺杆加设双螺帽,符合要求。
结论:对型钢砼结构中对拉螺杆使用有问题不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表12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负责人 确认时间
检查高支模方案,计算数据是否有出入,各项技术措施
周金根
是否符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达到具有一定规模危险性较
高支模方案有问题 考核合格率85% 12.10.22
大工程,方案有没有经公司技术部门、安全部门审核,是
否组织专家论证。
验证情况:2013年4月28日,组长周金根、副组长顾贞兵检查高支模方案,发现计算数据有出入,一些技术措施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该工程达
到具有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工程,方案已经经公司技术部门、安全部门审核,未组织专家论证。
结论:高支模方案有缺陷是主要原因,数据有出入处应改正,技术措施结合实际情况修改,应组织专家论证。
要因确认表13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负责人 确认时间
钢管架的立杆间距,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设置合理, 现场检查
钢管架易变形 合格率88% 陈永华
符合要求 校对
验证情况:2013年4月28日,副组长陈永华现场支撑脚手架用的钢管立杆间距,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设置合理,符合要求。在已搭设脚手架
上无不符合使用要求的材料。
结论:钢管架易变形不是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了!
1 、型钢安装、焊接方法、顺序要调整
2、型钢梁与型钢柱斜交,梁钢筋穿与不穿
过型钢柱有难度
3、检查复核不到位
4、高支撑方案有缺陷
八、对策措施
针对影响搞高空大跨度异形砼结构质量的7个要因,小组成员根据5W1H的原则,研究对策、制定目
标、落实责任。具体见对策措施表(表-6):
对 策 措 施 表 表-6
完成
要 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负责人
序号 时间
1、桁架梁两端支承面最外侧距
吊耳位置、 离高差控制,接口处误差控制,首
钢丝绳吊点
先检查底模两端支承面的模板是否
及绑扎方法
安装方法、程序正
正确,型钢 在高差为+5,-9mm之内,如超过,
确,连接耳板位置检
就位后,底 应调整钢管小横杆水平度,其次纵
查正确、钢丝绳吊点、
部临时固定, 管或纵向木方上面有空隙须塞紧,
绑扎方法正确;桁架
轴线对中,
梁两端支承面最外侧 以确保两端支承面的模板高差为
到位后从一
距离高差标准为+5, +5,-9mm内,从而确保合格率达到
方向向另一
型钢安 -9mm,其合格率从82%
方向对称焊 92%。
装、焊接 提升到92%,接口处 项目部 2013.2.4
1 接;施焊24 2、模板支撑架的刚度、强度、 陈永华
方法、顺 误差标准为小于3mm, 会议室 -3.12
小时后进行 稳定性也是确保合格率的措施。
序有问题 其合格率从81%提升
超声波深伤
到91%,以保证型钢 3、吊装到位后,连接吊耳试
检测。构件
砼成型后,截面尺寸 放,初焊定位、轴线对中,经校
尺寸控制在
超偏,观感,轴线偏
允许范围内, 正,测量后最终固定。以确保接口
差等指标合格率达到
从而,能有 处误差小于3mm,保证合格率达到
90%以上。此为QC小
效控制型钢 组制定的目标。 91%。
砼构件的截 4、型钢就位后,对称焊接。施
面尺寸超偏、
焊、24小时后进行超声波深伤检
观感差问题
测。
制表人:陈永华 日期:2013年10月22日
八、对策措施
针对影响搞高空大跨度异形砼结构质量的四个要因,小组成员根据5W1H的原则,研究对策、制定
目标、落实责任。具体见对策措施表(表-6):
对 策 措 施 表 表-6
1、柱与梁斜交,发现钢筋穿过型
1、型钢梁及梁钢筋位置正 钢柱时,预留洞与现场位置有出
确,共同受力。 入,钢筋穿过多层板,导致梁穿过
2、钢筋连接穿与不穿H型 柱肋部、穿过柱翼缘板边部、此
钢按图纸要求。 时,经与设计沟通,先调整钢筋的
改进梁
3、穿筋孔的大小,位置, 直径、根数、排数,再调整洞径,
型钢梁与 钢筋与H型
型钢柱斜 钢连接, 方向图纸上有出入时,在图 等强补强,达到设计的要求。
交,梁钢 使之更合 纸会审时提出,并深化后进 2、因斜交,钢筋不穿过型钢柱 项目部 2013.2.4
2 陈永华
筋穿与不 理,方便 行加工。 时,部分钢筋锚固长度不足,如无 会议室 -3.12
穿过型钢 施工,节 4、钢筋焊接连接按要求。 法焊接在梁锚固板上或柱腹板上
柱有难度 约工期和
5、保证型钢砼成型后,梁 时,应再焊接铁板,从而焊接钢
成本。
柱连接位置正确,截面尺寸 筋。
超偏、观感、轴线偏差等指 3、保证型钢砼成型后,梁柱连接
标合格率达到90%以上。此为 位置正确,截面尺寸超偏、观感、
QC小组制定的目标。 轴线偏差等指标合格率达到92%以
上。
制表人:陈永华 日期:2013年10月22日
八、对策措施
针对影响搞高空大跨度异形砼结构质量的四个要因,小组成员根据5W1H的原则,研究对策、制定
目标、落实责任。具体见对策措施表(表-6):
对 策 措 施 表 表-6
方案按规定进行编
制、审核、审批和论
证,送安检站备案, 1)完善方案内容;细化技术
修改方案 并100%按方案执行, 措施和安全措施。
高支模 五公司、
的不足处, 保证型钢砼成型后, 2)邀请专家组对方案论证, 2012.11. 陈永华
3 方案有问 建设局会议室
经论证后严 截面尺寸超偏、观感、 按论证要求整改。 10-12.22 解华
题 项目部
格执行 轴线偏差等指标合格 3)按方案要求实施,加强跟
率达到90%以上。此 踪检查,强化监测管理。
为QC小组的制定的目
标。
保证检查复核率 1)加强三检制和专检制。
100%,保证型钢砼成 2)质检员责权利明确。
型后,截面尺寸超偏、 3)检查记录及时真实。
检查复 加强检查 观感、轴线偏差等指 4)按期分阶段组织质量、施 项目部 2013.8.8 陈永华
4 标合格率达到 以
核不到位 复核力度 90% 工、安全人员进行检查,制订 会议室 -10.10 王其明
上。此为QC小组的制 具有针对性技术措施。
定的目标。 5)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
制表人:陈永华 日期:2013年10月22日
九、实施对策
〖实施一〗型钢安装、焊接方法、顺序有问题
1、实施措施
①桁架梁两端支承面最外侧距离高差控制,接口处误差控制,首先检查
底模两端支承面的模板是否在高差为+5,-9mm之内,如超过,应调整钢管
小横杆水平度,其次纵管或纵向木方上面有空隙须塞紧,以确保两端支承面
的模板高差为+5,-9mm内,从而确保合格率达到92%。
②模板支撑架的刚度、强度、稳定性也是确保合格率的措施。
③吊装到位后,连接吊耳试放,初焊定位、轴线对中,经校正,测量后
最终固定。以确保型钢接口处误差小于3mm,保证合格率达到91%。
④型钢就位后,对称焊接,施焊24小时后进行超声波深伤检测。
2、实施效果
(实施负责人:陈永华)
桁架梁两端支承面最外侧距离高差控制值为+5,-9mm,型钢接口处误差
控制值小于3 mm,从模板安装、钢管支架搭设,型钢吊装、安装、焊缝的
检测等多方面进行控制,现两端支承面的模板高差合格率达到92%。型钢接
口处误差合格率达到90%,保证型钢砼成型后,截面尺寸超偏,观感,轴线
偏差等指标合格率达到90%以上。如下图所示。
附图1
附图2
〖实施二〗型钢梁与型钢柱斜交,梁钢筋穿与不穿型钢柱有难度。
1 、实施措施
①柱与梁斜交,发现钢筋穿过型钢柱时,预留洞与现场位置有出入,钢筋
穿过多层板,导致梁穿过柱肋部、穿过柱翼缘板边部、此时,经与设计沟通,
先调整钢筋的直径、根数、排数,再调整洞径,等强补强,达到设计的要求。
②、因斜交,钢筋不穿过型钢柱时,部分钢筋锚固长度不足,如无法焊接
在梁锚固板上或柱腹板上时,应再焊接铁板,从而焊接钢筋。
③、保证了型钢砼成型后,梁柱连接位置正确,截面尺寸超偏、观感、轴
线偏差等指标合格率达到90%以上。
2、实施效果
(实施负责人:陈永华)
型钢梁与型钢柱斜交,梁钢筋穿与不穿型钢柱有难度,在我项目部的群策
群力下,从图纸的深化,现场的吊装、安装、检测等各道工序已在进行流水施
工。工期、质量达到控制要求。如下图所示。
附图3
〖实施三〗加强检查复核力度
1、实施措施
①完善项目部“三检”制度和专检制度,落实具体措施。
②项目部配备三名质检员,确定各质检员职责,明确责权利相结合。
③质检员做好过程跟踪检查,随时做好书面记录,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④项目部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经常出
现类似问题进行分析,编制纠正预防实 措施,
按措施进行整改。
2、效果(实施负责人: 陈永华 王其明)
现场检查制度健全,实施措施到位,专业质
检员认真负责,每道工序跟踪检查,检查复核
率100%,达到预期目标。
附图4
〖实施四〗
完善方案经论证后严格执行
1、完善方案内容
①桁架梁跨度34.0m,高11.4m,桁架支撑梁支模高度最高为17.5 m,考虑如果整个桁架梁进行
一次砼浇筑,应用普通钢管脚手架难以支撑桁架梁荷载,我们提出新的方案:砼分三次浇筑,第一
道水平施工缝留在支撑梁所在下层楼面上,第二道水平施工缝留在下弦梁与钢支撑节点处上部和楼
面上。第三道水平施工缝留在上弦梁与钢支撑节点处上部楼面。在下弦梁砼强度达到75%后
(保留模板支架),再依次施工上层型钢梁组合结构。本方案得到了设计单位和专家组的同意。
②模板支架验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品铭2012建筑施
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将支架验算参数输入计算机软件,多次优化得到计算结果。
③经过准确的验算,梁和板模板均采用15厚复合板,采用φ48×2.7满堂钢管脚
手架,梁板立杆间距500 mm×500 mm,高支模支撑24.4米,主(次)型钢砼梁截面
为800(500)×1400(1200),梁底增5道承重立杆;下(上)弦型钢砼桁架梁截面
为800×1600(1400),支撑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50米,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
次型钢砼梁截面为500×1200,增加2道承重立杆;立杆的步距 h=1.50米,模板支架搭
设高度为5.7米(至现浇楼板底)。
④高支模构造措施:
a 、模板支架必须设置双方向扫地杆,长方向扫地杆固定在
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b 、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水平杆保证在同
一条水平线上。 强

c 、立杆顶部支梁底模处采用支撑横杆,用顶丝顶紧,下部 度
0.20-0.40处及1m处(架高24.4m)用横杆与立杆扣接。伸出 、
梁侧不少于3个扣件。


d、剪刀撑设置:支撑架顶部、中间每隔8m,在8m中部设置 和
(架高24.4m,在每4米设一道);1.2m以上梁两侧、满堂 稳
架周边及中部每隔 沿全高各设一道竖向剪刀撑。
10m 定

e、在周边每层现浇楼板处预插短钢管与支撑架进行连接,
同时利用框架柱作为连墙件固定点,连接件采用6m长钢管,
与支撑架立杆采用多点连接(不少于3个扣件),增加整体
刚度。
2、邀请专家组对方案进行论证
①模板支撑方案由项目部技术组编制,完成后通过总公司审核,形成初稿。
②由张家港市建设局组织相关专业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对施工方案提出修订要
求和实施要点。
③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增加竖向剪刀撑、水平加强层及与周围构件的连接,
形成最终方案。
3、按方案要求实施,加强跟踪检查
①由陈永华组织各职能部门人员及各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和安全交底;使全部
操作人员领会了操作要点及安全注意要点。
②由木工班组长对模板支撑方案的执行进行了跟踪检查, 100%按方案进行施
工。
4、效果(实施负责人:陈永华、解华)
经过严格的编制、审核、审批和论证程序,使施工方案编制完整、合理,具有
可操作性,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100%执行,达到预期目标。
十、效果检查
1、完成课题目标
QC小组于2013年10月下旬对该桁架梁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检查184个点,
合格173点,合格率为94.02%(见表-7和实施结果对比图),实现了课题目标。
高空大跨度型钢砼组合结构桁架梁结构质量检查记录汇总表 表-7
序号 质量问题 检查点数(个) 合格点数(个) 合格率
1 截面尺寸超偏 30 28 93.33%
2 砼观感缺陷 48 45 93.75%
3 轴线位移 20 19 95%
4 标高偏差 36 34 94.44%
5 其 它 50 47 94%
合 计 184 173 94.02%
检查人:陈永华、王其明、杨凯、陈晓明等
制表人:陈永华 时间:2013年12月1日
实 施 结 果 对 比 图
合格点率
94.0%
100 84.7% 90%
80
60
40
20
0 实施前 目标值 实施后
制图人:陈永华 时间:2013年12月1日
实施后的效果图
2、经济效益、工期缩短:
由高空大跨度型钢砼组合结构桁架梁施工质量的提高,
减少了混凝土面修补用工,并对粉刷层厚度进行了有效的
控制,减少了人工工作量及材料消耗量,产生经济效益
33500元,节约工期8天。
3、社会效益:由于QC小组的活动,使得高空大跨度桁
架梁质量一次成优,主体结构观感优良,受到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以及建设主管部门的好评。不少建设单位、招标
单位的人员到现场进行考察,赢得了广泛的社会信誉,提
高了企业知名度,也为我公司在张家港市建筑市场打下坚
实的基础。
4、无形效益:QC小组成员对活动前后进行了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得分
质量意识 活动后
项 目
活动前 活动后 5
质量意识 ? 鋈四芰?br>个人能力 ? 鑫侍獾哪芰??
解决问题的能
团队精神 ? 活动成果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雷达图
制表人:陈永华 日期:2013年10月24日 制图人: 陈永华 日期:2013年10月24日
十、巩固措施
为巩固和推广QC小组活动成果,召开QC小
组会议,小组成员再次学习了QC知识和对本
次成果进行总结,将施工中存在的未预见的
问题,在方案中加以补充,为以后的类似工
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将《高空大
跨度型钢砼组合结构桁架梁施工方法》编写
作业指导书,在公司范围内进行交流推广。
十一、工程亮点1
十一、工程亮点2
十一、工程亮点2
十一、工程亮点3
十一、工程亮点4
十二、总结体会及今后打算
我们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使高空大跨度型钢混凝土组合结
构桁架梁混凝土结构观感、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今后,我们
将不断探索、创新,积累经验。
本小组拟将“提高砼结构中钢结构预埋件留设位置准确性”
,作为下一个QC活动课题。
衷心感谢各位专家评委的指导!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工程公司508QC小组
2013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