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树立自身的信用形象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一环,维护和发展信用关系是保护社会经济活动秩序的重要前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企业信用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关注。我国政府在“十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信用制度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紧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征集体系、信用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文)中明确指出:要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加快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体系、评级发布制度以及失信惩戒机制。对资信等级较高的企业,有关登记审核机构应简化年检、备案等手续。要强化企业信用意识,健全企业信用制度,建立企业信用自律机制。因此,企业必须重视自身的信用状况。
2.信用良好的企业将得到有关政策的扶持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对信用等级较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贷款风险较低的企业,贷款利率可适当下浮”。
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银行要调整信贷结构,尽量满足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
3.为企业的筹资与经营活动提供客观、公正的信用等级证明
企业的各种筹资行为与经营活动,都需要企业与社会建立一种信用关系,企业资信等级的高低在这种信用关系的形成和延续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企业资信评级已广泛应用于发行企业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贷款、投标、担保、商业交易等领域。信用等级是所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真实而可靠的通行证。开展企业资信评级有利于规范企业参与市场的行为,降低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的成本,提高和扩大企业的信用交易能力,为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向担保机构申保、向招标单位投标、发行企业债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短期融资券、进行其他商业交易以及其他资金往来等提供客观、公正的信用等级证明。
4.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信用意识
依靠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客观、公正的评级活动,信用评级机构可以揭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可以促进企业管理层借助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及时发现问题,研究相应对策,改善和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
5.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信用形象
信用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通过开展信用评级,可增强企业的信用意识,树立守信企业良好的社会信用形象,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以取得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支持,使信用不良的企业强化信用管理,健全守信激励机制。
二、中小企业资信评级的有关内容
1.资信评级基本观点
(1)资信评级在我国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需要广大投资者及监管部门的认同和使用。
(2)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已经逐步从完全由国家承担转变为基本上由企业承担,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信用,信用是所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真实而可靠的通行证。
(3)资信评级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市场经济规则,资信评级机构的运作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4)资信评级是对企业债务如约还本付息能力和偿还意愿的综合评价。
(5)资信评级采用宏观与微观、历史与未来、动态与静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分析方法。从本质上讲,资信评级是一种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定性判断。
(6)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独立、客观、公正的资信评级结果是资信评级机构的价值所在,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对评级结果的接受与信任程度是资信评级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7)决定并公布被评对象的资信等级后,必须进行跟踪评级,适时做出变更或不变更被评对象信用等级的决定。
(8)资信评级仅是对信用风险的评价,没有考虑市场价格、投资者偏好等投资决策因素,因此评级结果不能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依据,资信评级机构也不承担投资者采用评级结果后的法律责任。
(9)资信评级不是对被评对象经营状况好坏的评价,高信用等级的企业不一定就比低信用等级的企业经营状况好。因此,不能把资信等级的高低与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挂钩。
(10)在资信评级机构与被评对象之间,合作多于对立,在评级过程中坚持独立、客观和公正的原则是双方的长期利益所在,只要评级机构向被评对象说明如何进行的评级和决定最终评级结果的充分理由,就一定能够得到被评对象的理解和信任。
(11)资信评级业务与其他业务之间要建立严格的隔离制度,以确保不与其他业务交叉。
2.中小企业资信评级要点
(1)中小企业资信评级是对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与意愿的评价,是对企业风险的评价。
(2)中小企业债务到期偿还主要是靠企业现金流,也就是企业的资信能力。企业有无足够的资金来偿还到期债务,其基础是企业能否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即企业产生的现金流能否足够支付到期债务、投资支出、红利支出等。
(3)中小企业产生现金流的基础是企业长期的竞争能力,这包括企业所处产业的情况、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等。良好的产业环境,特别是良好的经营管理,才能带来持续的盈利能力,才能融入更多的资金(包括股本融资和债务融资),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
(4)中小企业的现金支出,是另外一个影响企业债务到期偿还的重要因素。评级的假设是企业在持续经营状态下,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和风险。因此,正常的现金支出是企业必须支付的,这种支出主要包括投资支出、红利支出、到期债务的偿还等。如果企业到期债务压力很大(负债比率高、债务期限短)、投资压力很大(正常发展需要),则企业的还债压力就会比较大,如期还债的风险就会较高。
(5)中小企业产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支出的对比分析,是决定企业债务到期偿还风险的基本因素。
(6)在部分中小企业还没有经营历史,或者虽然有历史但未来现金流主要取决于投资项目的情况下,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
(7)由于企业债务的偿还是未来的事情,其风险大小是一种预测,因而仅分析目前中小企业的各方面情况是不够的,必须对企业的未来进行判断和预测。因此,企业资信评级的本质是一种预测,预测的基础是企业的历史和现状。从一般意义上讲,从企业的目前状态和历史表现,再结合未来一些特别的重要因素,是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但这种预测的主观性仍然较强。因此,从本质上讲,对企业的资信评级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一种主观判断。
3.中小企业资信等级的设置及其含义
中小企业资信是对中小企业所付债务如约还本付息能力和偿还意愿的综合评价。
企业信用等级划分为三等九级,符号表示为:AAA、AA、A、BBB、BB、B、CCC、CC、C。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但不包括AAA+。
AAA级: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具有最大保障;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不确定因素对经营与发展的影响最小;
AA级: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很强;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不确定因素对经营与发展的影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