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003年度海南省海口市的房地产
商业市场调查报告
前 言
2003年3月12日至3月17日对海南省海口市的房地产、商业市场进行了市场调查研究。目的是为海口市大同路椰树门广场地产项目作全面、客观、准确的市场数据统计和市场状况概括,力求使这些素材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为项目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和定位提供理论依据。
由于时间关系,本案主要采用走访询问和收集相关资料的方式开展调研工作。
一、宏观经济
1、城市概况:
地理环境:海口市位于海南岛的北部。北濒琼州海峡,隔18海里与大陆相望。海口市属滨海地区,地质主要由新老沉积物构造。地形主要为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南高北低。城市原有总面积244.5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12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3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0多万。
气候条件: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季风性热气候区。海口市年平均气温23.8,最高平均气温28.0,最低平均气温18.8。
城市规划:2002年11月4日经国务院批复,海口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撤消琼山市,撤消海口市秀英区、新华区、振东区。以原琼山市和海口市原秀英区、新华区、振东区的行政区域,设立海口市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美兰区。调整后的海口市人口将由原来的80多万增加到150多万,增加近一倍;土地面积将由原来的236.4平方公里扩大到2364.8平方公里,扩大10倍。GDP占全省的40%,财政总收入占全省的50%,利用外资占全省的60%,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55%,贸易总额占全省的70%左右。
道路交通:海口交通四通八达,海口——三亚的高速公路已完工,全线通车。市内交通也十分发达、便利。建省
后,拓宽、新建了道路、桥梁,城市道路由120公里增加到391公里,桥梁由20座增加到56座,南
大立交桥的建成,使南来比往的车辆进得来,散得开,源源流畅;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距海口市区20 公里,是中国第八大航空港。已开辟国内国际航线70多条,可供波音737、747、757、777和麦道82
等各种大中型客机起降;海口海港有2个万吨级泊位和24个3000吨以下泊位,已开辟国外货运航线
23条,国内货运航线47条,可达国内沿海各港口及香港、澳大利亚、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海口四大城市职能:一、中心城市的职能。新海口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流通中心,北部湾区域商贸中心。
二、交通枢纽的职能。新海口是全国20个主枢纽港之一,是海南集海运、空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枢纽城市。
三、旅游服务基地职能。新海口将充分利用热带海滨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生态环境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突出做好主题公园和滨海度假酒店的规划建设,形成以度假休闲为特色的旅游基地。
四、居住的职能。把新海口建成华南热带花园城市,走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建设走在世界前列,成为理想的居住地。
2001年~2002年海南省、海口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表:
类别
区域 常住人口 面积 固定资产投资 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 消费零售总额 GDP
海南省 803.13万 6790元 704亿元 625.45亿元
海口市 150多万 2364.8 KM2 225.5亿元 191.2亿元
新、旧海口市2001年各项指标:
项目
区域 人均GDP(美元) 面积(KM2) 人口(万) 国内生产总值
原海口市 3000 236 83.03 145.7亿元
原琼山市 2069 66.97 45.5亿元
新海口市 1950 2305 150 191.2亿元
新海口市下设四行政区:秀英区、龙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