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考试 > 学历考试 > 中考 > 2006年中考开放题全套-北师大版(doc 35).rar

2006年中考开放题全套-北师大版(doc 35).rar

tianyis***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北师大
资料大小:7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29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6/12/9(发布于北京)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2006年中考开放题全套-北师大版(doc 35).rar”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2006中考开放题全套[北师大版]

目 录
一、06年中考补充考点……1
二、06年中考补充问答题…3
三、2006年周年纪念历史事件……4
四、中外历史重要标志……5
五、中外历史重要转折点…5
六、06年中考补充考点练习题……6
七、06年开放题参考资料…12
专题一中日关系12
专题二台湾问题14
专题三维护国家的统一14
专题四党的光辉历程…15
专题五关于中国对外交往的情况……16
专题六近现代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17
专题七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7
专题八党的历次重大会议……18
专题九重大改革19
专题十科学技术19
专题十一 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20
专题十二 民族融合22
专题十三 世界时局22
专题十四 教育……23
专题十五 长征……24
专题十六 国共合作24
专题十七 社会主义探索…24
八、开放题型练习…25
九、练习题答案……32

06年中考补充考点
1、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①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叛乱:
1690年,准噶尔部在沙俄支持下发动叛乱,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在乌兰布通大败叛军。18世纪中期,清朝又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巩固了西北边疆。

②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顺治皇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康熙皇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决定喇嘛活佛转世的人选。这些措施稳定了西藏政局,密切了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③设置将军、参赞:
在伊梨、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等官职,兼管军务和民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④通过会盟、联姻、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首领等方式,加强与边疆各族的联系。

2、西安事变
①概念: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②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③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3、重庆谈判
(1)、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的方针已经确定,但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他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2)、结果: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规定: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新中国。但对于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4、科举制度的废除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此后,各地逐步建立起各级新式学堂。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5、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惟一成果。它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大跃进”运动:1958年,中共召开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会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发动起来,其主要标志是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高速度。同时,全国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办起人民公社,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
③后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产生的严重失误。由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极大困难。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1982年后,包产到户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农村。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8、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目前交往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交往的任务: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初步形成。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9、火车
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研制的第一辆蒸汽机车“布拉策号”试运行成功。1825年,史蒂芬孙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铁路上试车,获得成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10、俄国农奴制改革
①开始: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批准并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②法令内容:A、俄国农奴从此获得人身自由;B、农民还能分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只有使用权;C、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D、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

③实质:这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④影响:A、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矛盾,避免了革命;使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有利于俄国摆脱落后,实现近代化。B、但农民付出了高昂代价,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政治上的专制制度没有发生本质改变,广大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11、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建设成就
短时间内,苏联多个新企业投产,各工业部门纷纷建立。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12、斯大林模式(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①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

②特点(弊端):
A、政治上:党政不分,国家的决策权集中于斯大林个人之手,民主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

B、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实行行政干预和指令性计划,结果造成经济发展失调和农业停滞不前。

③评价:该模式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使苏联步入误区,阻碍了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13、攻克柏林
1945年4月底,苏军对柏林开始了最后的攻坚战。在苏军的攻势下,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事以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中国反攻,美国投放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以轴心国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

06年中考补充问答题
1、请问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1)先后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贵族叛乱,设置伊梨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2)建立对达赖和班禅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 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3) 设置将军、参赞加强了对西北和东北边疆的管辖。

(4)通过会盟、联姻和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首领等方式,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加强与边疆各族的联系。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重要意义?
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是什么?
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它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结合了农民的责、权、利,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4、俄国农奴制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
答:内容有:
俄国农奴从此获得人身自由;
农民还能分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只有使用权;
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
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历史作用是:
A、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矛盾,避免了革命;使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有利于俄国摆脱落后,实现近代化。

B、但农民付出了高昂代价,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政治上的专制制度没有发生本质改变,广大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5、请简述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并简单评价。

答: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1)、政治上:党政不分,国家的决策权集中于斯大林个人之手,民主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2)、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实行行政干预和指令性计划,结果造成经济发展失调和农业停滞不前。

评价:该模式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使苏联步入误区,阻碍了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2006年周年纪念历史事件
1、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1650周年
2、孙中山诞辰(1866年)140周年
3、《辛丑条约》签订(1901年)105周年
4、武昌起义(辛亥革命)(1911年)95周年
5、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85周年
6、北伐战争(1926年)80周年
7、九一八事变(1931年)75周年
8、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7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