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财税 > 财税审计 > 财会培训 > 人民邮电出版社会计系列教材任务1-4利用会计等式记账PPT

人民邮电出版社会计系列教材任务1-4利用会计等式记账PPT

资料大小:20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18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5/19(发布于浙江)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模块一 现代会计记账原理
任务1-4 利用会计等式记账
任务1.4 利用会计等式记账
知识目标 理解会计等式的概念和内涵 理解会计等式的记账原理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会计等式原理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并记账。
任务描述
在学习了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会计要素的基础上,我们已经可以对李氏加工厂的经济业务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核算,在核算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经济业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但我们运用前面所学的会计科目和会计要素的知识还无法对经济业务进行系统、完整、全面地反映。本节所介绍的会计等式原理,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资金运动的本质规律,在你学习了会计等式后,你要学会运用会计等式对李氏加工厂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
相关知识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方程式、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恒等式,是用数学方程来描述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表达式。 1、资产=权益 权益包括两部分: 一是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求偿权益,也称之为企业的负债; 二是所有者权益,即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享有权,由此会计等式又表现为:
相关知识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该会计等式反映了资产、负债、所有权益三会计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于该等式是会计等式中最通用和最一般的形式,因此也称之为基本会计等式或第一会计等式。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特定时点上资产的分布和权益的构成,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会计中设置账户、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相关知识
二、利用基本会计等式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变动 1.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 例1-2:7月1日,小李的父亲和叔叔分别将10万元款项打入加工厂账户。
相关知识
2.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 例1-3:7月4日,以转账支票支付2日购入的机器设备货款24 000元。
相关知识
3.资产项目之间有增有减 例1-4:7月1日,出纳开出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 10 000元备用。
相关知识
4.权益项目之间有增有减 例1-5:7月6日,向工商银行借入了三个月周转资金60 000元,每月利息300元,到期还本付息,该贷款直接用于归还5日购入的运货汽车款。
根据经济业务(1)~(8)利用会计等式记账。
相关知识
三、收入和费用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第二会计等式的含义 收入-费用 = 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被称为第二会计等式,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体现了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相关知识
2.收入和费用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取得了收入时,会表现为资产要素和收入要素同时增加,或者是在增加收入时减少负债。 (2)发生了费用时,会表现为费用要素增加和资产要素的减少,或者是增加费用时增加负债。 (3)在会计期末,按收入减费用计算出的利润按规定程序进行分配以后,留归企业所有的利润为企业所有者享有,即所有者权益增加;反之,如若发生亏损则所有者权益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