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质量 > 质量工程 > 质量综合 > 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QCDOC

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QCDOC

朱健明00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2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10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5/15(发布于广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
沭阳县虹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部QC技术小组
工程概况:
沭阳县学府花苑小区一期工程位于沭阳县怀文中学西侧、公园路北侧。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和拟建建筑物特点,地质勘探人员和设计单位建议,部分建筑物基础形式采用桩基础;桩基类型采用静压小截面预制钢筋砼方桩(200×200);预制桩砼C30级;单桩承载力极根值为400KN,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N;沉桩采用静压方式,沉桩结束后桩顶标高为-1.00m;劈桩200mm,接桩采用硫磺胶泥锚接法。
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工程部QC技术小组
成立日期
2002年6月
课题名称
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
活动日期
2003.8—2003.10 小组成员
姓 名
职务、职称
分 工
接受QC教育时间
组 长
姜传文
工程师
全面负责
124
副 组 长
刘 军
工程师
现场管理、质量检查
124
组 员
周 伟
技术员
活动记录
96
组 员
陈奋勇
管理员
资料调查员
72
组 员
朱承道
助工
施工员
72
组 员
伍应华
中级技工
施工队长
72
组 员
伍 敏
中级技工
操作员
36
小组工作 范 围
加强质量攻关,对本公司承建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研究制定对策解决问题
选题理由:
现状调查(一):
2003年8月27日,工程部QC技术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学府花苑4#楼的桩基分部工程进行验收,经现场勘察、测量,发现有桩顶位移、桩顶掉角和沉桩达不到要求的现象。具体统计数据见下表:(共计打桩538棵)
存在问题
数量(棵)
占总桩数的%
沉桩达不到要求
21
3.9
桩顶掉角
59
10.97
桩顶位移
13
2.4
合 计
93
17.27
现状调查(二):
1.2003年8月30日,由建设单位委托淮安市建筑工程检测中心对学府花苑4#楼的桩基采用低应变动力检测,根据《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JGJ/T93-95)的检测标准,总计检测桩54棵。(总桩数538棵)
检测桩数
(棵)
其 中
A类桩数
(棵)
占总数%
B类桩数
(棵)
占总数%
C类桩数
(棵)
占总数%
54
36
66.7
14
25.94 7.4
说明:
A类桩:波形规则衰减,无缺陷反射波存在,桩底清晰,波速正常,桩身完好;
B类桩:波形规则衰减,存在轻度缺陷反射波,桩身有小缺陷,桩底可分辨,波速正常,可以作为工程桩使用;
C类桩:波形存在严重的缺陷反射波,桩底反射不易被识别,波速偏低,砼质量较差,作为工程桩使用需采取处理措施。
D类桩:波形存在严重的缺陷反射,且多次重复反射,波无法向下传播,无桩底反射为废桩。
2.A、B、C类桩排列图
A类 B类C类
结论:桩基施工过程中存在桩顶掉角、桩身断裂、桩顶位移、沉桩达不到要求、接桩处裂隙的质量问题。经有关单位会审,由设计单位提供加固方案,采用了衬桩和加大桩基承台等设计方案,增大了施工单位的工程成本。由此看来,以上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课题目标:
我们QC技术小组由公司技术负责人、施工现场质检员、施工员、技术员及机械操作人员组成,经小组全体成员对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后,一致认为:(1)详细探明地质情况,必要时应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和标高,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及压桩顺序,及时清理大块坚硬障碍物,杜绝桩顶掉角、桩顶位移和沉桩达不到要求等现象发生,把此类情况发生率降低至2%以下。(2)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范施工,完全有可能实现A类桩占80%以上,减少B类桩,不出现C类桩。
原因分析:
制定对策:
存 在 问 题
对 策
1.桩顶面不平,砼强度不够
预制桩制作时要严格控制砼配合比,振捣密实,成型后加强养护,并在沉桩前逐个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桩坚决不使用
2.勘探资料不详细,持力层和标高选择不当,遇到大块障碍物
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