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柱柱脚安装施工工法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公司
孙慧星 景治华 张建东 郑晓海
第一章 前言
(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1.1 超大钢管混凝土柱能适应大跨、高耸、重载等条件,符合现代施工技术的工业化要求,被广泛的应用于单层和多层工业厂房柱、大跨度和空间结构、商业广场、多层办公楼及住宅、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
1.2 我司承建的重庆市新闻传媒中心一期工程,建筑总面积:约10万m2。其中四层地下室约4万 m2、裙楼约1.6万 m2、主楼约4.4万m2。每层有钢管柱14根,钢管柱规格为1200×20、25、30不等,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柱竖向结构施工安装精度要求高、难度大,其中钢管柱脚安装精度的控制尤为重要,项目部组织技术攻关,反复改进,并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难题。通过实践,总结编写本工法。
第二章 工法特点
(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2.1 在传统施工工艺的基础上,针对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柱柱脚安装的方式及流程进行了优化;
2.2 采用柱底定位环及限位板技术,使操作更方便,安装更精准快捷,施工质量更可靠。
第三章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超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本工法中的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柱是指在圆形钢管(直径1200mm~1800mm)内填灌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结构。
第四章 工艺原理
4.1 采用计算机辅助下料,控制钢管卷制质量;严格保证管端平面与管轴线垂直,控制焊接变形。
4.2 利用内衬管和预埋限位板辅助定位,安装时利用自制工具实时监测、调整;规定测设时间,减少日照影响,保证测量精度。
4.3 利用施工现场常见的普通脚手架钢管作为钢管混凝土柱柱脚螺栓定位的主要承重、定位构件,即牢固又经济。
第五章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工艺流程
浇注基础C30垫层→绑扎底部钢筋网片→绑扎侧壁钢筋网片→安装4根M36锚栓→检查锚栓定位精度→定位环板预埋。
5.2 操作要点
在基础坑槽验收合格后,浇筑基础C30垫层砼,绑扎底部网片钢筋,绑扎侧壁钢筋,绑扎侧壁钢筋的同时开始安装4根M36锚栓,锚栓安装定位的准确,直接影响钢管柱的安装精度,我项目部将此作为重点控制,采用外径900mm,宽度100mm,厚度10mm的钢板带,定位锚栓位置,而后采用钢管支架固定钢板带的方式进行锚栓的空间定位(如下图5.2-1):
图5.8.1-1 钢管柱底定位示意图
5.2.1锚栓安装
锚栓安装前由测量在基坑垫层上用全站仪放出基坑十字线,按照图纸分出4根立杆的外边线,在绑扎底部钢筋时避开4根立杆的位置,并沿着钢管切线放线钻φ16mm,深度20mm的孔,然后用φ16mm钢筋打入孔内,把钢筋与立杆进行焊接,钢管焊接完毕后把三层网片筋放在底板钢筋上面,1#、2#钢管调平固定后,在钢管下方绑扎第一层网片筋,第一层网片筋绑扎完毕后固定3#、4#钢管,钢管固定后绑扎最后两层网片筋。(安装定位操作图如下图5.2.1-2、3所示)
5.2.1-2
5.2.1-3
说明:1、图中1#、2#钢管用扣件上下移动来调节钢板的平整度及标高。
2、1#、2#钢管固定完后把钢板放在1#2#钢管上,并将钢板与钢管焊接牢固,然后用钢筋把钢板和3#、4#钢管进行焊接。
3、1#、2#、3#、4#钢管用直径20mm钢筋与一端焊接,另一端与坑壁岩石支撑牢固。
在施工完成后,对绑扎的钢筋及定位的锚栓进行了检查,受力钢筋检查10个点,钢筋骨架检查10个点,保护层检查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