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走进三元电池材料应用技术
姓名:邓邦为
培养单位:成都有机所
专业: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备与应用
纲要
1.三元材料电池介绍
三元材料是指镍钴锰酸锂(Li(NiCoMn)O2),三元复合正极材料前驱体等产品。其通式为Li(NixCoyMnz)O2,是以镍盐、钴盐、锰盐为原料制备而成,产品为黑色粉末,其含有镍钴锰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可用于小型电池和动力电池中。
三元材料因兼有LiNiO2和LiCoO2的优点,且价格便宜,合成容易,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目前商用LiCoO2的新型正极材料,也是现今锂离子电池研究的一大热点。
可通过调节过渡金属Ni、Co、Mn的比例,制备出不同性能的LiNi1-x-yCoxMnyO2,常见的比例有333,442,532等。
1.三元材料电池介绍
2. 三元材料电池特性
2.1 三元材料特性
磷酸铁锂体系
锰酸锂体系
三元体系
Wh/kg
/Wh/dm3
2. 三元材料电池特性
2.2 能量密度优势突出
2. 三元材料电池特性
2.3 安全性问题
问题
三元动力电池安全性与LFP和LMO相比较为薄弱,如大容量三元电池的过充,针刺难以通过,这是三元应用最大的障碍。
分析
1. 镍含量高
2. 材料整体活性高
3. 析氧温度
4. 体系匹配性
5. 使用条件
对策
材料选择:如111,具有最为稳定的层状结构
方案设计:掺杂锰
电池设计:面密度,隔膜选择(陶瓷隔膜)
4. 使用条件:限制电压
2.4 三元材料的不足
2. 三元材料电池特性
(1)由于阳离子混排效应以及材料表面微结构在首次充电过程中的变化,造成NMC的首次充放电效率不高,首效一般都小于90%;
(2)三元材料电芯产气较严重,高温存储和循环性还有待提高;
(3)锂离子扩散系数和电子电导率低,使得材料的倍率性能不是很理想;
(4)三元材料是一次颗粒团聚而成的二次球形颗粒,由于二次颗粒在较高压实下会破碎,从而限制了三元材料电极的压实,这也就限制了电芯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升。
2.5 三元材料的改性
2. 三元材料电池特性
掺杂
NMC的杂原子掺杂既可以在前驱体共沉淀阶段进行湿法掺杂,也可以在烧结阶段进行干法掺杂。
阳离子等价态掺杂
阳离子不等价态掺杂
掺杂价态更低的离子会导致过度元素的价态升高,即产生空穴,改变材料的能带结构,大幅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
等价态掺杂后不会改变原来材料中原子的化合价,但是一般可以稳定材料结构,扩展离子通道,提高材料的离子电导率。
阴离子掺杂技术
阴离子掺杂多见于F–取代O2-,通过氟离子体相掺杂可以使材料的结晶度更好,从而增加材料的稳定性。
2.5 三元材料的改性
2. 三元材料电池特性
氧化物:MgO、Al2O3、ZrO2和TiO2等
非氧化物:AlPO4、AlF3、LiAlO2、LiTiO2
表面包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