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QC小组概况
长江航道局 二期工程码头平台面板裂缝控制QC小组成立于2009年6月10日,小组类型为攻关型,由项目经理曹棉担任组长全面负责,项目总工 担任副组长,负责组织具体活动。
小组具体情况见下表:
小组名称
码头平台面板混凝土裂缝控制QC
注册编号
200906
活动时间
2009年6月10日~2009年7月15日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职务
小组内的职责
男
42
本科
组长
全面负责
男
32
本科
副组长
组织具体活动
男
32
本科
组员
负责现场施工
男
26
中专
组员
负责质量工作的检查
男
25
本科
组员
负责现场试验
女
23
大专
组员
负责现场统计工作
男
45
高中
组员
现场施工
二、工程概况
重庆港主城港区 作业区二期码头平台面板总面积9300m2,面板总厚度为450mm,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厚度300mm,混凝土强度为C30;上层厚度150mm,混凝土强度为C40。上层混凝土中掺入0.9Kg/m3的长坚分散状聚丙烯纤维。面板上预留轨道槽、人孔、消防孔、高压电缆槽,分为9个结构段,每个结构段的结构缝为锯齿形缝;横坡为5‰,横向端部标高191.5m。
三、选题理由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建筑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取得了大批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与设计规范水平以跻身世界先进行业。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大规模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质量问题。目前,在工程结构领域中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是建筑物的裂缝问题,并且近年来日益增多,它已影响到生活和生产,并困扰着大批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本工程目标为“争创交通部部优工程”,工程质量要求精益求精。为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保证结构安全,我们QC小组,选择了运用QC方法预防码头平台面板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作为QC活动的课题,开展QC活动,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减少裂缝的出现,提高用户满意度。
四、现状调查
寻找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
苔尔菲法投票评价表
序号
裂缝原因
得票数
累计票数
得票率
累计率
排序列1 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形成裂缝
12
12
30%
30%1 2
外界气温变化造成内外温度梯级增加形成裂缝
10 22
25%
55%2 3
受到内外约束应力形成裂缝8 30 20%
75%3 4
设计形成薄弱环节造成的应力集中形成裂缝6 36
15%
90%4 5
混凝土的匀质性不同导致的应力集中形成裂缝2 38
5%
95%5 6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形成裂缝2 38
5%
100%6 利用苔尔菲法及排列图找出了“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造成裂缝”这个主要问题。
裂缝原因:
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
外界气温变化造成内外温度梯级增加
受到内外约束应力
设计形成薄弱环节造成的应力集中
混凝土的匀质性不同导致的应力集中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五、确定目标
通过开展QC活动,保证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无贯穿裂缝、深层裂缝,表面裂缝宽度≤0.2mm。
六、分析原因
根据所设定的目标,经QC小组成员现场深入调查和认真讨论,通过分析得出可能造成面板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各个因素并绘制鱼刺图如下:
砂含泥量过大
外部气温过高 石粒径过大
强烈阳光直照 水泥稳定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