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学科的创新和发展
院系: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一班
年级:2019级
学号:
姓名:李**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信息技术推动当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本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育中应用的实践历史,着重讨论其对语文学科教学带来的创新,探讨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语文教学 实践 创新 发展
教育技术一词在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首次出现,到了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发表了西尔斯与里奇合写的专著《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里才给教育技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教学媒体来实现的。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1)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学中开始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利用灯光投影仪和演示的方式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和密度;利用录音机、电视机等媒体辅助,以争强教学的形象性与直观性。由此声、光、点进入了课堂,打破了仅靠一支粉笔进行教学的方式,揭开了应运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教学的序幕。 (2)20世纪90年代以后,很多人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语文教学开始步入了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阶段。随着用计算机制作课件工具的增多,制作课件的教师也越来越多,课件也越加丰富,它不仅代替了投影仪、录音机、放像机的作用,而且增添了不少动画,具有演示性,代替了教师的板演。计算机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大大地推进了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进程。
(3)21世纪开始,随着人们对计算机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的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理论和实践的日益成熟,校园里成立了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了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互动交流,共享资源。由此可见,古老的语文教学逐渐的融入到现代化的进程之中。
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育的创新
(1)首先是教学观念上的创新。教师和学生都不再满足靠一本、一笔和一张嘴来进行教学。教师不再是一个说教者,而是一个管理者和组织者。学生也不再是单靠书本和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获得知识。教师不是主体,学生是主体的意识将深入人心,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学生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搜集所需资料,成为主要的学习现象。
(2)其次是教育方法的多样化。语文学习要有环境背景的导入和补充,现代教育技术带来了方法的革新,语文许多课文都有历史年代感,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十分明显。例如在初高中阶段音乐、视频等导入,朗读配乐的渲染等,可以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创造无限的知识海洋。在《詹天佑》一文中通过逼真展示火车在人字形轨道行驶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了解詹天佑的高超智慧。另外在小学阶段,生字词的学习可以通过动画形式将鸟、花、马、羊等象形文字进行,显得生动有趣。拼音字母的学习可以通过系统的游戏熟练掌握。
(3)再次是对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进行开发。语文的学习主要是对知识文化及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对语文创新能力的作用包括: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证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兴趣等,而创新意识的激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如在教学《彭德怀和大黑骡子》时,可以让学生们通过网络和图书馆书籍借阅了解彭德怀事迹,也可根据教学实际播放相关电影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们结合文章理解“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倾倒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时候的彭德怀在想些什么呢?此时的学生们一定投入其中,浮想联翩,理解彭德怀深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的情怀。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教师灵活的根据教学目标改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