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数据 > 物业管理 > 研究报告 > 洁邦家政服务公司-家政行业研究报告DOC

洁邦家政服务公司-家政行业研究报告DOC

资料大小:26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17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5/6(发布于福建)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洁邦家政服务公司-家政行业研究报告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家政行业研究报告
来源:洁邦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随着居民对家政服务内容及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今的家政服务已延伸到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多个领域和服务项目。不同层次服务的多元化、专业化,给家政服务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在高需求推动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家政服务行业乱象已逐渐呈现然:目前家政服务行业不仅面临小、散、弱的局面,还存在服务市场不够规范、培训工作不到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造成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影响了行业发展行业背景。现从行业存在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公司本身等几个方面出发,做简单的介绍和分析,希望对公司以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国内需求状况调查
1、消费者对家政服务的支付能力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人均收入、年人均消费支出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87年的184元上升到2009年的14842元,增长了80.66倍。城镇居民有了相应的消费支付能力,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0.575,2009年我国城镇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294以下,这说明人们饮食方面的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小,而用在住行和服务等方面的消费在不断增加。人们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了满足后,必然要追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全面改善,追求生活的轻松舒适与丰富多彩。家政服务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发展潜力。
2、居民对家政服务的购买意愿增强
目前,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生活型向发展型的转变。社会转型时期的城镇居民,面临着生活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们对子女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健康和生命的关注日益强化,渴望高质量的家庭生活;另一方面,自身又力不从心。这一矛盾只有通过实现家庭生活社会化才能解决。所谓家庭生活社会化,就是把家庭的许多职能转移到社会,由专门的服务机构组织专业的家政服务人员去进行,使家庭服务成为一种社会职业。
3、生活方式多样化使家政服务的需求范围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与休闲成为当代人生活的两大主题。家庭作为休闲的主要载体,承担着为人们提供种种生活便利与享受的功能。但我国城市缺少“专业主妇”的家庭模式,往往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居家生活要求,随之,“花钱买服务”便成为都市人新的生存方式。
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家政服务的内涵深化、外延扩大。它正在超越原来以单纯清洁、维修、照看小孩等传统家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粗放型结构,朝着更为个性化、专业化、人性化的集约型方向发展。适应都市人生活方式的家政服务,例如:居室美化、家庭医生、膳食指导、老年人护理、家庭教师等家政服务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家政服务内涵的深化与扩大,进一步拓宽了家政服务的需求范围,激发了家政服务行业的市场潜力。
4、家庭结构核心化需要家政服务的支撑
社会收入的提高和住房条件的改善,使老少两代都希望独立居住。目前,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出现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核心化的显著趋势。以北京为例,调查显示,2009年北京家庭户均人数为2.56人(80年代3.7人、90年代3人),婚后独立门户的比率达到70%以上(80年代30%,90年代43%),核心家庭比率为74%(80年代61%,90年代64%)。
家庭的小型化与核心化反映了现代人寻求独立、自主的生活意向,但同时也给大多曾是“独生子女”的年轻夫妇带来繁重的家务劳动压力。不少人只能选择把幼孩送进寄宿制幼托机构,但这种让幼年子女与家庭分离的做法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一代的身心协调成长。如果家政服务能够为年轻夫妇家庭提供支持,解决母婴护理、婴幼儿喂养、幼孩接送、家庭学习辅导以及买菜做饭等家务负担,使年轻的双在职父母在没有太多家务压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与孩子在一起,这不但保证了家庭生活中“以人为本”的要旨,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在家庭结构核心化的过程中,家政服务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5、人口老龄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