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防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1、范围与依据
1.1编制目的
地质灾害可能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如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裂缝沉降等,危害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做好XX项目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XX公司E版程序文件》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XX项目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项目部所属各部门在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中,必须遵循“协调一致、救人优先、反应迅速、救援有力”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组织机构及责任
3.1应急组织体系
3.1.1现场成立应急救援工作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或主任工程师担任,成员由各部室、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下设抢险救援组,安全保卫组、疏散引导组、后勤保障组。
3.1.2组织机构体系图
3.2应急救援工作组的职责
发布和解除救援命令和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工作,负责组织本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及审核;负责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2.1抢险救援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施工项目部经理
成员:安保、工程、物资、综合等相关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全面组织指挥事故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协调事故现场内外应急抢险队伍之间的关系,组织协调应急物质,人员急救工作等。
3.2.2疏散引导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人力资源管理员
成员:安保、财务相关人员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引导工作。
3.2.3安全保卫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安保主管人员
成员:安保、工程、物资相关人员
职责:维护现场正常正常秩序,确定警戒范围,排除危险源,防止二次伤害,落实守护人员等。
3.2.4后勤保障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物资主管人员
成员:行政办公室、财务、人力资源相关人员
职责:组织落实应急救援物资,应急生活保障等工作。
4、预控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控制措施
送变电工程多在山区,极有可能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等,且泥石流、山体滑坡地质灾害不可预防,可能造成数人伤亡或机械设备损坏,造成重大损失。
序号
危险源
事故类别
控制措施1 泥石流
滑坡
坍塌
加强区域内雨水排水系统建设,做好防洪排水设施维护工作。2 山体崩塌、滑坡、地面塌陷
滑坡
坍塌
指定专人对大暴雨等恶劣天气进行掌控,提前通报。
4.1.2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定期组织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安全检查,安保管理人员与地震、水文、气象等职能部门加强联系与沟通,做好边坡防滑地质灾害预报。
4.1.3在监测过程中,对坡度较陡,高差较大的地方采用合适方法进行,内容包括地形地貌监测、变形监测等。
4.2预警行动
4.2.1预警分级
预报等级按国家统一标准划分为4级:Ⅳ级:提醒级,可能性较小;Ⅲ级:注意级,可能性较大;Ⅱ级:预警级,可能性大;Ⅰ级:警报级,可能性很大。
4.2.2 在高切(边)坡、深基坑等处施工作业时,应加强作业过程监控,当发现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时,或出现暴雨、特大暴雨,部分边坡出现滑移迹象时,及时报由施工项目部应急工作组发布Ⅳ级预警,应急工作组应安排的值守人员迅速到位,密切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隐患点情况至少24小时上报一次。
4.2.3当发现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的情况时,应由施工项目部应急工作组发布Ⅲ级预警,工程主管人员迅速到位,同值守人员一同监测险情,实施不间断监测,提醒周围群众做好避险准备。隐患点情况至少12小时上报一次。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