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第二课:合格父母的角色扮演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关键角色
父亲,是一个家庭角色,他在家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有“男主外,女主内”之说,但事实上,在家庭教育里,母亲承担的多是情感的部分,父亲承担的责任和作用则尤为重要。
小时候,孩子们常说:妈,我渴了。妈,我饿了。妈,我衣服呢?妈,买好吃的了吗?而跟爸爸永远就一句话:爸,我妈呢?上大学后,对父亲总算多了一句,“爸,我没钱了。”
有人说:母亲的教育就像阳光,没有阳光我们会立刻感到生命的黑暗,而父亲的教育就像是空气,缺少空气生命也会慢慢窒息——亲爱的老爸,你真的很重要。
1、你心中最尊敬的人是谁?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曾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调查的问题是“你心中最尊敬的人是谁?”,调查的对象分别是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学生,调查结果是:日本学生回答“心中最尊敬的人”中前三位是:父亲、母亲和日本的著名历史人物版本龙马;美国学生回答“心中最尊敬的人”中前三位是:父亲、球星迈克尔乔丹、母亲;中国大陆学生,回答“心中最尊敬的人”时:父亲排在第十位,甚至不如一位电影明星。
这个结果从一个方面表明:做为家长,父亲在子女心中的地位明显偏低,同时除了说明子女缺乏感恩意识之外,还说明了:父亲的本身存在问题——不重视家庭教育,作为父亲没有在子女的心中产生深刻影响。
2、“父亲”的角色身份及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度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在许多家庭里父亲似乎越来越忙了,于是便将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了母亲,似乎在家庭教育中 “父亲”的角色总是被视为家庭的供养者,父亲的作用被冠以主要是保证孩子成长的物质条件,如学费、衣食、医疗···“或许在教子过程中,母亲往往更具耐心,然而父亲的言传身教,会更有利于完善孩子的气度、性格和思维方式。“家庭教育”从来不能只靠“半边天”,“父教缺失问题”为家庭教育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亟待解决。
3、父教缺失的原因
(1)教育观念陈旧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男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使得父亲受到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格局和传统角色观念的影响。因此父亲往往以事业为重,是家庭的供养者,从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很多父亲这样认为:男同志整天在外面跑东跑西,哪有时间照顾孩子,教育孩子主要是母亲角色的事情。以这些借口推卸了父亲的教育责任,在时间和精力上投入很少,渐渐就越来越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2)家庭分工偏差
在中国家庭里大多数父亲,对子女教育没有母亲那样表现得积极主动和全力以赴,家长走入一个怪圈:父亲的职责是物质保障把主要精力放到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上而母亲全权接管教育孩子的责任。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做父亲的一旦放弃了家庭教育的阵地,母亲就会用高度的热情去填补或是父亲被过分热情过分负责的母亲,有意无意的排挤出了家庭教育的权力中心。
(3)自身责任意识——要读懂“父亲”真正的含义
无论是生活压力还是时间紧张、家庭分工总总称之为理由其实更是借口,是卸下作为“父亲”责任的借口。再好物质的保障也代替不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真真切切的爱。有人说中国家庭都是“单亲家庭”,只有一位多功能全自动的母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父亲!即使有生理上的父亲,但是没有精神上的父亲!真正的父亲,是一个坚强勇敢,头脑理智,心胸开阔,重视子女教育的男人。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孩子失败的缺憾。
4、“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1)父亲影响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
孩子期是孩子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孩子期心理特点之一是喜欢“模仿”。他会不自觉的以自己的父母为偶像。研究发现,父亲有着和母亲不同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这些不同的特征会在和孩子接触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父亲和母亲在孩子性别角色发展上起着不同的作用。但父亲的作用似乎比母亲的更大一些,尤其是对男孩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