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作者 : 王 辰 肖 丹
单位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第十六章
烟草病学概要
重点难点
掌握烟草病学的概念和学科框架
掌握烟草依赖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熟悉吸烟与二手烟暴露对健康的主要危害
内科学(第9版)
烟草病学(tobacco medicine)是一门研究烟草使用对健康影响的医学学科
学科框架主要包括烟草及吸烟行为、烟草依赖、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的流行状况、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二手烟暴露对健康的危害、戒烟的健康益处、戒烟及烟草依赖的治疗等内容
烟草病学的概念
《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首次提出烟草病学的概念与学科框架
内科学(第9版)
烟草于15世纪末被从美洲引入欧洲,由此向全世界蔓延
明朝万历年间烟草传入中国,后渐被广泛引种吸食
吸烟具有成瘾性,虽在世界各地屡遭禁止,但吸烟者仍众
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数百种为有害物质,至少69种为致癌物
“低焦油卷烟”和“中草药卷烟” 已证实并不能降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反而容易诱导吸烟,影响吸烟者戒烟
烟草及吸烟行为
内科学(第9版)
吸烟可以成瘾,称为烟草依赖,是造成吸烟者持久吸烟并难以戒烟的重要原因
烟草中导致成瘾的物质是尼古丁,故烟草依赖又称尼古丁依赖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为F17.2
烟草依赖
内科学(第9版)
烟草依赖的临床表现
躯体依赖:在停止吸烟或减少吸烟量后,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包括吸烟渴求、焦虑、抑郁、不安、头痛、睡眠障碍等
心理依赖:又称精神依赖,俗称“心瘾”,表现为主观上强烈渴求吸烟
内科学(第9版)
烟草依赖的诊断标准
《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年版)》
在过去1年内体验过或表现出下列6项中的至少3项,可诊断为烟草依赖
强烈渴求吸烟
难以控制吸烟行为
当停止吸烟或减少吸烟量后有时会出现戒断症状
出现烟草耐受表现,即需要增加吸烟量才能获得过去吸较少烟量获得的吸烟感受
为吸烟放弃或减少其他活动及爱好
不顾吸烟的危害坚持吸烟
内科学(第9版)
法氏烟草依赖评估量表(FTND)
评分1~3分:尼古丁轻度依赖;评分4~6分:尼古丁中度依赖;大于7分:尼古丁重度依赖
内科学(第9版)
≥4分评为重度烟草依赖
吸烟强度指数(HSI)
内科学(第9版)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700万,每6秒钟即有1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
现在吸烟者中将会有一半因吸烟提早死亡
我国在烟草问题上居三个“世界之最”
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卷烟产销量约占全球的40%
最大的烟草消费国,吸烟人群逾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7.7%
最大的烟草受害国,每年因吸烟所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如不加以控制,至2050年将突破300万
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的流行状况
内科学(第9版)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导致肺癌、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
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青少年哮喘,增加肺结核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病风险
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等
对内分泌系统、输卵管功能、胎盘功能、免疫功能、孕妇及胎儿心血管系统及胎儿组织器官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导致2型糖尿病,增加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导致髋部骨折、白内障、手术伤口愈合不良、痴呆等
内科学(第9版)
二手烟暴露对健康的危害
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肺癌、乳腺癌和鼻窦癌等
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烟味反感、鼻部刺激症状
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成人急慢性呼吸道症状、肺功能下降、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和动脉粥样硬化
孕妇暴露于二手烟可以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和胎儿出生体重降低
儿童暴露于二手烟会导致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肺功能下降、急性中耳炎、复发性中耳炎及慢性中耳积液等疾病
内科学(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