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新生儿肺炎
1
定义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可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是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根据吸入物不同,可分为
羊水吸入性肺炎
胎粪吸入性肺炎(最严重)
乳汁或分泌物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分类
3
吸入性肺炎病因
包括羊水、胎粪、乳汁等吸入,其中以胎粪吸入所致肺炎最为严重。
4
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
羊水或胎粪吸入者多有宫内窘迫和(或)出生时窒息,多见于足月儿和过期儿。在复苏后,出现呼吸困难、青紫、呻吟、鼻翼煽动、三凹征、吐白沫等。
乳汁吸入性肺炎患儿喂奶时有呛咳、乳汁从鼻流出,面色青紫,吸入量过多时可有窒息。
5
吸入性肺炎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PaCO2升高,PaO2降低。pH值下降)
胸部X线检查(胎粪吸入者,两肺透亮度增强伴有阶段性小叶性肺不张,也可有不规则斑片或粗大结节阴影)
6
吸入性肺炎治疗原则
新生儿头刚娩出应立即吸净口腔羊水。对胎粪吸入者,娩出后酌情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做气管插管,严重者可采用机械呼吸;合并气胸时可作胸腔闭式引流,同时注意纠正酸中毒,选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7
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分为产前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两类。多由细菌、病毒或原虫引起。
8
感染性肺炎病因
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完善是易发感染性肺炎内在因素。
产前产时感染的病因
产后感染的病因
9
产前产时感染的病因
1 母亲妊娠期患有菌血症或病毒血症,病原体通过胎盘至胎儿循环而到达肺部,引起感染,以病毒感染为主,主要为巨细胞病毒、风疹,水痘和肠道病毒等。
2 羊膜早破或滞产羊膜通透性增强引起的羊水污染,或在分娩过程中吸入母亲产道中污染的分泌物而致病。常见病原体为大肠杆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GBS)、衣原体和病毒。
10
产后感染的病因
1 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
2 新生儿患败血症,经血行传播至肺部而致肺炎。
3 在复苏抢救过程中,因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或不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而致医源性感染。(出生后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主,病毒以合胞病毒常见,亦可真菌感染。医源性感染以铜绿甲单胞菌多见)
11
感染性肺炎临床表现
出生前感染的肺炎发病早,患儿在出生后24h内出现症状,体温不升或发热,症状多为非特征性表现。
生后感染性肺炎发病较晚,多在5~7天发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一般情况差,体温不升或发热、面色差、呼吸浅促、口吐白沫、口周发绀、食欲差、易呛奶、呕吐、
12
感染性肺炎辅助检查
血常规(细菌感染者细胞总数多升高;病毒感染者体弱儿及早产儿白细胞总数多降低)
胸部X线片检查(胸片示肺纹理增粗,有点状、片状阴影,有的融合成片,也可有肺气肿或肺不张)
病原学检查(细菌性肺炎可取气管内的吸出物、血液、脓液及鼻咽拭子做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免疫学方法检测细菌抗原、血清检测病毒抗体及衣原体特异性抗体)
13
感染性肺炎治疗原则
合理选用抗生素 根据不同病原体选择有效抗生素。
给氧、雾化吸入、保暖、合理喂养。
14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状况
15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二、护理诊断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感染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狭窄,分泌物多,咳嗽反射功能不良有关。
体温过高或过低:与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困难、消耗增加有关。
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