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作成:
文永杰
审核人:
批准人:
分发部门:
总务部、财务部、业务部、生产部、金型治工具部、成型部、品质部、技术部、冲压表面处理部、制造部
更改记录
版 本
更新日期
备件人
更 改 简 述
1.0 2013.6.1
赵甘霖
新发行
1.1
2015.5.26
文永杰
根据新《安全生产法》进行大范围修订
1.2
2017.9.23
文永杰
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更新
目的
适用范围
术语和定义
职责
评价组织
评价目的
评价程序
风险评价指南
工作程序
记录
目的
为了分析、预测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选择、制定合理可靠的风险控制和消减措施,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管理等内容。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
术语和定义
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者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亦即,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失去控制而导致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这两方面的危害因素;前者称为第一类危险源,后者称为第二类危险源。
同义语:危险有害因素,危害因素。
危害辨识
识别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性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风险可认为是潜在的伤害,可能导致伤亡、中毒、设备或财产等损害。
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广义的风险评价既包括风险分析,也包括危害辨识和控制措施的制定。风险评价又称安全评价。
职责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明确风险等级。
各级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参与生产、储存性新、改、扩建项目的风险评价工作。
公司风险评价课负责本公司各装置、生产场所、工作的评价任务,或选择有相应资质的评价机构为公司服务。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内部风险评价工作。
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是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归口行政部门,负责对风险控制情况及消减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评价组织
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守法依规、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方针,促进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等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进一步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和规定,我公司特成立了风险评价课。
评价目的
风险评价是对一特定时期内安全、健康、生态、经济等受到损害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做出评估的系统过程。它在分析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基础上,评价风险程度的大小,确定危险源以及系统的危险等级。其目的是在风险排序的基础上,对控制风险的技术措施进行损-益分析,进而对控制风险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决策,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做出相应调整,从而尽可能地减少风险和经济损失。
评价程序
为规范风险评价活动,加快风险评价进度,我公司制定以下风险评价程序见图7。
图7 风险评价程序
风险评价指南
风险评价的时机
以全体部门(包括其管理制度和安全规程)为对象,每年12月前在设定次年安全目标。
相关法律法规变更,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可适时进行风险评价。根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的规定,项目设立和竣工验收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评价机构分别进行预评价和验收评价。
风险评价的范围
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停车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