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工程 > 工程项目 > 工程综合 > 《承台砼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DOC

《承台砼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DOC

hazyz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2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8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4/8(发布于江苏)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21标段
邹家庄特大桥
承台砼分项工程
施工技术交底
编 制:
审 核:
接 受: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项目部工程部
二○一○年十一月
根据《客货共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以及《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结合厦深铁路工程的具体要求,承台砼拌合站集中进行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进行水平运输,采用地泵及滑槽进行浇注,为确保承台混凝土浇注的质量,对承台的混凝土浇注分项工程进行技术交底如下:
一、设计交底
桥位区地上水主要为第四系砂土层及花岗岩风化残积土为主要的含水层,水位较浅,地下水位埋深0~3.4m,根据第勘察资料,地下水受季节变化比较大,主要为包气带水和潜水,水位变化幅度较大,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河水补给,以蒸发为主要的排泄途径。
本桥桩基承台环境影响等级按H1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二、施工技术交底
(一)、模板部分
1、模板支立
模板在向承台吊放之前,要对其面板进行表面打磨处理,打磨掉锈迹及其它不该有的附属物后,对其表面涂脱模剂,脱模剂要涂沫均匀,以保证浇注出的承台砼面光滑。
1.1 模板设计
采用组合钢模组拼成大片模板。组合钢模采用最大规格,组拼成1.1m×1.2m和1.5m×1.2m大片模板使用。大块模板肋条在四周设置连接孔。
1.2 支撑方案
① 模板、背带
模板高度方向根据承台高度采用两块叠加,不经常拆分部分用Ф16螺栓连接,需要经常拆分部分用U型卡相互连接,模板之间夹5mm厚的海棉条或双面胶带。
横带采用[10槽钢或钢管(Ф50以上),如用钢管,则每道横带设2根合并,用蝶型卡、勾螺栓将背带与模板连接成整体,横带在承台的高度方向布置间距0.6m。
竖向背带,安装在横向背带的外面,用不小于10*10的方木,竖向背带中心间距不得大于70cm,外侧用钢管配上顶托或底托顶在承台基坑侧壁方向的受力支撑方木上,加固并调整模板。
1.3 支模
有加台的承台,所有钢筋(包括墩柱预埋筋)一次绑扎完毕,模板分二次支立。
采用二次支模时分别浇筑,即承台模板支立完毕后浇筑承台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再支立加台模板。
模板组施工人员要熟知模板组拼方案。承台模板按基坑开挖完毕在垫层上放出的边线立模。侧面保护层设置:在承台钢筋上焊接钢筋头,外露长度与保护层厚度相同,支模时模板顶靠在保护层钢筋头上。
外部支顶:根据模板到基坑壁的距离,选择钢管(Ф50钢管)长度。与模板、基坑壁接触部位使用可调碗扣式脚手架底托,底托与钢管连接(如钢管不能套入底托时,适当增大钢管直径)。长度少量不满足要求时,调整底托丝扣;底托与基坑壁接触处用方木或厚模板垫实。支顶点必须在横竖背带的交叉处。按2.0m的承台高度计算,每根竖向背带不得少于4个支撑点,同时上下支撑点不能大于模板的顶底面40cm。
模板底部辅助支撑:在施工垫层时,在承台边线外0.3m出预埋支顶钢筋,规格Ф20以上,埋入地下不小于50cm,露出垫层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