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工程 > 工程项目 > 工程综合 > 《主体结构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交底》DOC

《主体结构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交底》DOC

资料大小:22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9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4/6(发布于福建)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主体结构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交底》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1 施工准备
1.1 材料及主要机具:
1.1.1竹胶合板块:长度为1800;宽度为900mm。
1.1.2 木方:采用50×100×4000的木方。
1.1.3 连接附件:扣件、紧固螺栓、穿墙螺栓、。
1.1.4 支撑系统:钢管扣件支撑。
1.1.5 脱模剂:水质隔离剂。
1.1.6 工具:铁木榔头、活动(套口)板子、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轻便爬梯、脚手板、吊车等。
1.2 作业条件:
1.2.1 模板设计:
1.2.1.1 确定所建工程的施工区、段划分。根据本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业量。
1.2.1.2 确定结构模板平面施工总图。在总图中标志出各种构件的型号、位置、数量、尺寸、标高及相同或略加拼补即相同的构件的替代关系并编号,以减少配板的种类、数量和明确模板的替代流向与位置。
1.2.1.3 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根据总图对梁、板、柱等尺寸及编号设计出配板图,应标志出不同型号、尺寸单块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侧向支撑、横向拉接件的型号、间距。预制拼装时,还应绘制标志出组装定型的尺寸及其与周边的关系。
1.2.1.4轴线、模板线(或模边借线)放线完毕。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插筋或其它过渡引测点,并办好预检手续。
1.2.3 模板承垫底部,治模板内边线用1∶3水泥砂浆,根据给定标高线准确找平。外柱的外边根部,根据标高线设置模板承垫木方,与找干砂浆上平交圈,以保证标高准确和不漏浆。
1.2.4 设置模板(保护层)定位基准,即在柱主筋上距地面5~8cm,根据模板线,按保护层厚度焊接水平支杆,以防模板水平位移。
1.2.5 柱子、墙、梁模板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预留洞。预埋件已安装完毕,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1.2.6 预组拼装模板:
1.2.6.1 拼装模板的场地应夯实平整。
1.2.6.2 按模板设计配板图进行拼装,所有卡件连接件应有效的固紧。
1.2.6.3 组装完毕的模板,要按图纸要求检查其对角线、平整度、外型尺寸及紧固件数量是否有效、牢靠。并徐刷脱模剂。
2 施工工艺
2.1 柱模板安装工艺:
2.1.1 就位组拼工艺流程:
?
搭设安装架子
→
第一层模板安装就位
→
检查对角线、垂直和位置
→
安装柱箍
?
?
第二、三等层柱模板及柱箍安装
→
安有梁口的柱模板
→
全面检查校正
→
群体固定
 
 
 
 
 
 
 
 
 
 
 
 
 
 
 2.1.2 安装柱模板施工要点:
2.1.2 1 先将柱子第一层四面模板就位组拼好,每面带一阴角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