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音乐治疗在自闭症儿童教育中作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概述: 1、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发生于3岁前儿童的较为严重的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备受国际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界关心的问题之一,鉴于其主要症状是言语发展障碍和社交发展障碍,如今无法治愈的现状,因此本课题着力做了“音乐治疗在自闭症儿童教育中作用”的具体研究。 国外对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的研究是从1958年开始的,通过几十年的临床研究,音乐治疗对孤独症儿童病症的缓解作用已经充分显示出来。儿童处于“音乐临界期”内,对音乐的反应能力很强,用音乐治疗矫正儿童行为、消除障碍确有积极效果。几乎在所有国内外有关专家发表的孤独症的材料中,谈到孤独症儿童对音乐的反应,通过对音乐和孤独行为的比较研究,发现通过长期的音乐治疗技术可以实现对一些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作用。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仅几年时间,由于起步晚、规模小,尚处探索阶段,尚无形成规模。又由于我从教于特殊教育学校,近几年自闭症儿童的逐年增加,促使我以这个作为我的研究课题。 2、课题的界定与内容 音乐治疗,是指通过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音乐治疗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 对生理,心理疾病和现象进行干预,排除,改善和提高的治疗技术。 自闭症儿童往往对语言有隔膜和排斥,拒绝与人交流、配合。但是人们慢慢注意到,自闭症儿童虽然拒绝语言,却不拒绝音乐。自闭症儿童天赋的音乐能力往往比正常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1979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模仿能力比一些有音乐天分的正常儿童还要高。据国外的有关研究表明,85%以上的自闭症儿童对音乐的反应都很好。研究指出,音乐的能力和兴趣,自闭症儿童几乎全部都具有,尽早的进行音乐治疗干预对自闭症儿童尤为重要。因此,适当的音乐活动可以加强他们的参与感,可以在治疗或训练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他们对治疗师的认同感。 近几年,随着全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探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及特殊教育的有效办法。因此,本课题力求在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治疗作用方面作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是:(1)通过音乐治疗使自闭症儿童缓解易烦躁的情绪;(2)通过音乐治疗使自闭症儿童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3)通过音乐治疗使自闭症儿童减少刻板行为。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与具体措施 1、课题研究的方法 (1)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 ①即兴音乐游戏;②节奏歌谣;③体态律动;④奥尔夫打击乐器。 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即以最简单的音乐技术,调动参与者最大限度地将身心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使被治疗者的各种心理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觉、情绪和认知能力等)都得到充分的激发,在此基础上,使其身心障碍得到矫治。 (2)音乐行为治疗法 ①根据行为治疗的原则写出行为功能分析,确定靶行为、靶症状,据此制定出个人训练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并写出每次的训练记实; ②运用音乐提示行为,使参与者最大限度地将身心投入其中,从而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2、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的研究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准备2007年10月至2007年12月 课题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制定出课题实验研究方案并申报课题立项;然后主动学习了张鸿懿教授的《儿童智力障碍的音乐治疗》这本书;挑选出年龄、病症符合我们进行训练的四名初入校学生,男孩3人,女孩1人,填写《音乐治疗个训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我们针对选中的被训学生做了实验前期测试,由家长填写《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一)》和主训治疗师填写《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二)》;并一一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包括一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