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015年新疆公务员考试《申论》卷
来源:F 整理:杨柳(微信:gwy288)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4月21日出炉的2014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
“哪有时间读书啊?”提起读书,北京一位在某国企工作的陈女士如梦方醒,“好长时间没读书了。每天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家务忙孩子,有点时间基本就是用手机刷刷微博,聊聊微信,看看新闻,玩玩游戏。”“没有时间”似乎是很多人不读书的原因。除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真的就留不下一点时间给读书?时间都去哪儿了?
而对很多人来说,一天上网的时间远不止50分钟。“每天有四五个小时泡在网上,也不知道在网上干嘛了,四处逛逛,随便刷刷,时间就过去了。”在北京一家机关工作的张兰说。
对于在某民企工作的孙小姐来说,没有时间是一个原因,“主要是没心情”,“阅读需要静下心来慢慢享受,可是想想没完没了的工作,哪有一点点读书的闲情逸致?”
“没有时间只是个借口吧,主要还是没兴趣,每天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太多了,有空也只想上上网娱乐一下。”“80后”白领王丽的说法也许更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心声。浮躁的社会,生活的压力,让读书已经慢慢淡出了很多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材料2: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句网络流传的调侃,已不仅表现在老人和孩子之间,还表现在夫妻、亲朋之间;不仅表现在一个家庭的聚会上,还表现在领导与群众的见面中;不仅表现在开心娱乐的场所,还表现在严肃正式的场合。在拨号点击之间,地球村的距离被拉近到方寸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被疏远到南北两极。
材料3:
郑雅安是某时尚公司总裁。看纸质书觉得字号太小,习惯性的双手一拉,才发现看的是纸质图书,人们说这是不爱阅读的表现,事实上这是一个悖论。以手机、平板为主的数字阅读正在改变郑雅安的阅读习惯。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铁凝说:从常规的“纸面”到数字化丰富多彩的“界面”,人们需要重新定义阅读的定义。
材料4:
随着手机的普及,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手机,无论是吃饭、上课、走路还是聊天,手机已经成了我们的亲密伴侣,一刻都难离。网上有则笑话讲的是,一位老师上课看到学生玩手机说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上课发短信,有谁会对着自己的裤裆傻笑。”虽是一则笑话,却反映出了当今一个普遍现象,大学课堂上学生玩手机日益猖獗,这些学生被称为“上课低头族”。
老师:手机成打不退的“第三者”
如今手机是学生必备装备之一,而且学生对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甚至24小时不离身。有老师反映,以前课堂上学生交头接耳,如今课堂安静了,学生都低着头玩手机。上课时,为将学生从手机上拉回来,老师各出奇招,有的失败了有的暂时占了上风。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高坤告诉记者,之前学院实行了一项措施,在讲桌上设立一个专门盛放手机的筐,上课前学生自动将手机放在筐内,下课后再取回手机。刚开始,通过辅导员的动员,学生都执行得不错,老师也明显感觉到学生开始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