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地区 > 华北地区 > 天津 > 2012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DOC

2012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DOC

landora***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17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7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3/30(发布于广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2012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2012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1.“被××”,是一种特殊社会状态下生成的特殊短语。在21世纪的中国,一系列具有同样构成方法的新词在互联网上广为流行。中国网民在“就业”“增长”“自杀”“杀人”“上楼”“自愿”“捐款”“开心”“委员”“全勤”“小康”“高速”“离婚”等以往不受“被”修饰的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名词或短语前加上“被”字,表达出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由于网民的“创造”而使“被字句”在很多场合与其他词语超常搭配,从而彰显出风趣与幽默。例如,号称“世界上里程最长、速度最快、投资最大”的武广高铁,以其高票价使民众“望车兴叹”,自我解嘲为“被高速”,还有油价“被提高”、四川景区“被拍照”、家电下乡“被优惠”、富士康员工“被跳楼”,等等,诸如此类的“被字句”以委婉诙谐的语言表达了网友的关切和忧虑。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语言分中心、商务印书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09”网络征集年度字词揭晓,“被”和“民生”分列国内字、词的第一。这个流行于2009年的网络热字,表达了公众对于公民权责名实相符的吁求。的确如此,“被”字的“被”荣登榜首曲折地表明了公民权责意识的自我觉醒: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思忖是否“被忽悠”。
2.据媒体报道,截至2009年7月1日统计,2009年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大学生就业率达68%。然而当这样一种现象被披露于网上时,许多人又开始怀疑高校就业率的真实性了:有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由于“太兴奋了”,因此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A校2009届毕业生赵某某在论坛上发帖,称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就与一家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书。随着赵某某帖子的发表,“被就业”一词迅速蹿红。
在统计就业率的背景下,部分高校采取措施保证就业率早已不是新闻,2006年安徽省教育厅就曾公开批评“一些高校采取扣押毕业证等方式,要求没就业的学生提供就业协议书,结果逼得学生造假,甚至跑到学校附近的小店盖个章冒充接收单位。”一些网友认为,“被就业”现象在全国各地院校普遍存在。“被就业”的大学生,他们在自己毫不知情、工作毫无着落的情况下“被就业”,正是学校方面弄虚作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