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墙面抹灰施工工程
施工准备
㈠作业条件
抹灰部位的主体结构均已检查,门窗框及需要预埋的管道已安装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抹灰用的脚手架应先搭好,架子要离开墙面200-250mm,搭好脚手板,防止落灰在地面,造成浪废。
将混凝土墙表面凸出部分凿平,对蜂窝,麻面,露筋,疏松部分等凿到实处,用1:2.5水泥砂浆分层补平,把外露钢筋头和铅丝头等清除掉。
对于砖墙,应在抹灰前一天浇水湿透,对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因其吸水速度较慢,应提前两天进行浇水,每天宜两遍以上。
㈡材质要求
水泥:pc32.5水泥。
中砂。
㈢工器具
刮杠及抹子。
托灰板及靠尺。
方尺及阴阳角镥子。
尺杆及卡子。
质量要求
㈠主控项目
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润湿。
一般抹灰所用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复检应合格。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院要求。
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㈡一般项目
一般抹灰工程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普通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接槎平整,分格缝应清晰。
⑵高级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分格缝和灰线应清晰美观。
护角、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表面应整齐、光滑;管道后面的抹灰表面应平整。
抹灰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宽度和深度远销,表面应光滑,棱角应整齐。
抹灰分格缝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宽度和深度均匀,表面应光滑,棱角应整齐。
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滴水线(槽)应整齐顺直,滴水线应内高外低。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10mm。
一般抹灰的允许偏差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普通抹灰
高级抹灰
1
立面垂直度
4
3
2
表面平整度
4
3
3
阴阳角方正
4
3
4
分格条(缝)直线度
4
3
5
墙裙、勒脚上口直线度
4
3
注:a普通抹灰,本表第三项阴角方正可不检查;
b顶棚抹灰,本表每二项表面平整度可不检查,但应平顺。
工艺流程
抹灰前的检查及验收工作,在取得结构验收合格后进行。
抹灰前的清理及剔凿工作。
抹灰提前一天浇水。
抹灰前的冲筋及套方工作。
分层抹灰及养护工作。
操作工艺
基层处理:吊直,套方,打墩,墙面冲筋,不同材料墙体相交处钉300宽铁丝网。抹底灰和中层灰用1:2.5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涂抹,并用磨板搓平带毛面。在砂浆凝固之前,表面用扫帚扫毛或用钢抹子每隔一定距离交叉画出斜线。
抹水泥砂浆面层:中层砂浆抹后第二天,用1:2.5水泥砂浆或按设计要求的水泥混合浆抹面层,厚度为5—8mm。操作时先将墙面湿润,然后用砂浆薄刮一遍使其与中层灰粘牢,昆跟着抹每二遍,达到要求的厚度,用压尺刮平找直待其收身后,用灰匙压实压光,为防止出现墙面花,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配合比应注意,水灰比不能过大,要按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