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AAABAAABBBB 光伏组件边框热膨胀计算 参数输入区 所在地区环境温度(℃) 当时当地辐照度(W/m2) 组件NOCT(℃) 边框长度(mm) 结果输出区 电池片温度(℃) 组件边框热膨胀尺寸变化(mm) 0 0 说明:本计算假定电池片温度为边框最终温度,且边框起始温度为20℃。铝的线热膨胀系数 海拔vs大气压 太阳高度角 当地海拔 冬至日 时刻 夏至日 P/P0 1 5 6 7 8 9 1.93 13.19 25 37.15 49.4 -25 -13.19 -1.93 太阳高度角计算 参数输入区 1、当前天数(天) 2、所在地区纬度(°) 3、当前时刻(h) 173 41 12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71 173 265 356 结果输出区 太阳赤尾角(°) 23.44804565 太阳时角(°) 太阳射线水平投影与正南方夹角(°) 0 0 D=H*cosb/Tana 太阳高度角(°) 72.44804565 时刻 时角 太阳高度角水平投影与 7 75 60 -1.93 8.48 62.46 53.45 42.9 8 组件面上总辐照度计算 9 45 17.65 17.65 -1.93 15 17 -45 -75 -42.9 -62.46 不同地面状况的反射率(%) 参数输入区 1、组件倾斜角(°) 积雪 70~85 2、 所在地水平面太阳直射辐照度 3、 所在地水平面太阳散射辐照度 4、地面反射率 沙地 绿草地 落叶地面 深色硬土 水泥地面 25~40 16~27 33~38 12~20 30~40 结果输出区 组件方阵面上太阳直射辐照度(°) 组件方阵面上太阳散射辐照度(°) 组件方阵面上太阳反射辐照度(°) 组件方阵面上太阳总辐照度(°) 0 0 0 0 光 光伏矩阵间距设计 参数输入区 1、光伏矩阵高度(m) 3 2、所在地区纬度(°) 31.56 结果输出区 太阳高度角α弧度 太阳光投影与正南方向夹角β弧度 方阵间距L 0.350452556 0.761870063 5.938148273 说明:本计算边界条件为冬至日9:00-15:00光伏矩阵间不互相遮挡。所采用的冬至日9:00时 风压 参数输入区 1、所在地海拔(m) 4 2、所在地最大风速 (m/s) 3、所在地温度 5 4、阵列地面以上高度(m) 5、环境系数 1 6、风力系数 2 7、受风面积(m ) 2 结果输出区 所在地空气密度(N*s/m4) 1.293907962 基准速度压 (N/m2) 3 高度补偿系数 风压荷重(N) 0 0 0 1.环境系数分为3种情况,1.15对应无遮挡的平坦区域,0.9用于树木或低层房屋分布的平坦 2.对于地面安装,顺风时,对于安装角度分别为15/30/45时,风力系数分别为0.79/0.87/1 3.此处基准速度压特指在安装现场距地面10米处的值,计算风压时,应考虑高度补偿系数 4.最大风速为50年来距地面10米处所记载到的最大风速 5.高度为10米处温度。因各季节温度有明显差异,可根据情况取数,仅作最大风压计算时, 河南义晟光伏电力有限公司 微信:18439199911/18838903270 180 -1 系数为2.4x10-5 /K 最佳倾角计算 组件最佳倾角(°) 组件倾斜角1(°) 组件倾斜角2(°) 组件倾斜角3(°) 组件倾斜角4(°) 组件倾斜角5(°) 组件倾斜角6(°) 组件倾斜角7(°) 组件倾斜角8(°) 组件倾斜角9(°) -3 年组件表面累积辐照度(MJ/m2) -2 年组件表面累积辐照度(MJ/m2) -1 年组件表面累积辐照度(MJ/m2) 0 年组件表面累积辐照度(MJ/m2) 1 年组件表面累积辐照度(MJ/m2) 2 年组件表面累积辐照度(MJ/m2) 3 年组件表面累积辐照度(MJ/m2) 4 年组件表面累积辐照度(MJ/m2) 5 年组件表面累积辐照度(MJ/m2) 项目地纬度